设计意图:在环境的创设上,教师往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但幼儿未必喜欢。根据《纲要》的精神,环境布置应创设开放性教育环境,体现环境的可操作性、参与性和层次性,我们班开展了“惊奇一线”主题墙饰活动。 首先,确定环境布置的理念。 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而是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变化。坚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参与、操作在各方面得到发展。 其次,设计与环境布置相应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惊奇一线 活动目标 1.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线。 2.通过亲自收集各类线,丰富感知经验。 做法:幼儿讨论怎样分类收集线,并利用收集的线和教师一起布置墙饰。待幼儿对这类分法熟悉后再讨论其他分类方法并调整墙饰。另外还设置了一个悬念“神秘的线”——吉他弦,发展幼儿的探索意识。 活动二:线贴画(主墙饰) 活动目标 激发对线贴画的兴趣。 做法: 1.线贴画,幼儿将平时用皱纹纸搓好的绳子贴在画好的图样上。 2.线印画,应用点线面的方法,用线蘸上颜色在纸上作画。 3.音乐线画,教师先与幼儿讨论如何用线表现舒缓与欢快的音乐,然后让幼儿听音乐作画。 4.师生一起将线贴画布置到墙面上。 活动三:线的妙用 活动目标 了解线的作用。 做法: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线的作用,收集用到线的物品,集体活动时相互交流,并将相关物品布置到墙上,如渔网、用线装饰的瓶子、系线的毽子、风筝线、自制的拉力器。 活动四:试一试 活动目标 与墙饰互动,进一步激发对线的兴趣。 做法:在自由时间,如课间十分钟、饭前饭后,幼儿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活动,如系鞋带、编花绳、系蝴蝶结、搓绳子、编辫子(用皱纹纸搓辫子,或用搓好的绳子编辫子)。 活动五:小问号 活动目标 激发探索的愿望,初步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法: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来信的方式提问或解答有关线的问题,教师在空余时间给幼儿读信。 活动六:刺绣、马路上的线(延伸活动) 活动目标 拓展幼儿的思维。 做法:收集各种刺绣制品,如包、鞋、手绢、枕巾等,收集马路上各类线的图片及作用,并讨论交流。 活动七:线的由来(延伸活动) 活动目标 发展小肌肉力量,进一步加深对线的认识。 做法: 1.幼儿拿一小团棉花自己用手拧成线。 2.收集拧线机,让幼儿操作。 再次,设计区角等空间配合主题活动。 数学角:测量、摆放几何图形、连线。 美术角:线贴画、瓷砖画。 图书角:书签。 语言角:有关线的语言读物。 科学角:会亮的小灯泡、传话筒。 手工角:系鞋带。 走廊:布置跳房子、跳几何图形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