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思考 我国从远古至今流传着多种多样的民族乐器,如:吹奏乐器(笛子等)、打击乐器(大鼓等)、弹拨乐器(琵琶等)、拉弦乐器(二胡等)。如今,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更多的民族乐器被人们挖掘和运用,使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推动了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在幼儿园组织的参观、欣赏等活动中,幼儿对民族乐器的表演产生了好奇心,提出了许多问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有关内容的探索愿望造就了《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建构有关民族乐器的知识、经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了解各种乐器演奏的代表作。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及与同伴合作、协商等积极的情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主题活动总目标 1.喜欢参加《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尝试运用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乐意与老师、同伴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点认识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乐器,了解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代表作。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安静地倾听和观看民族乐器的表演并爱惜民族乐器。 5.乐意与同伴相互协商分配,在音乐伴奏下能专注地进行合作模仿演奏,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获得成功感。 三、主题活动经验网(略) 四、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序号 活动名称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l 欣赏歌曲《阿拉穆罕》 艺术 分组 2 参观民族乐器展 艺术、社会 集体 3 我知道的民族乐器 语言、社会 集体 4 民乐欣赏 艺术 集体 5 欣赏弦乐器——二胡 艺术 集体 6 欣赏打击乐器——鼓 艺术 分组 7 民乐演奏大舞台 艺术 分组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欣赏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初步认识各种民族乐器。 2.模仿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学做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种民族乐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尔夫球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了什么?她们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2.再次欣赏,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并模仿表演。 ★指导语:××乐器是怎么演奏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分别模仿二胡、琵琶、笛子、扬琴等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运用各种乐器的替代品进行表演。 (1)讨论各种乐器的替代品。 (2)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替代品,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二:参观民族乐器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民族乐器展,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对民族乐器感兴趣,在参观活动中能大胆地与有关工作人员、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建议: 1.事先与幼儿共同讨论有关民族乐器的问题及调查内容。 2.与民俗博物馆民族乐器展厅联系好参观事宜(了解幼儿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介绍、部分乐器演奏等)。 活动三:我知道的民族乐器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欣赏等活动,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2.能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 2.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指导语:你知道哪些民族乐器?它是什么样的?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1)观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 ★指导语:我们来看看××乐器,它上面有些什么?有什么作用?(逐一出示各种乐器进行观察。) (2)欣赏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指导语:这些乐器是怎样演奏的呢?(个别幼儿操作乐器演示,全班幼儿徒手模仿。) 3.观看录像中演员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