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是观赏鱼,哪些是食用鱼。 2.理解《小猫钓鱼》故事内容,并能利用图片复述故事。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1.知道一些常见鱼的名称。 2.知道鱼是可以吃的。 教材/环境布置: 《小猫钓鱼》故事书,小猫头饰若干,钓鱼竿若干,自制池塘一个,观赏鱼与食用鱼的图片若干,平面鱼缸一个,盘两个。 教学步骤: 一.引起学习动机: 出示小猫头饰,问幼儿:“小猫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有一只小猫想到河边去钓鱼,我们看看它有没有钓到鱼。” 二.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小猫钓鱼》故事书,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幼儿根据故事的图片,进行复述故事。 4.教师:“小猫钓了这么多鱼,可是这些鱼儿,有些可以吃,有些是给人观赏的不可以吃,小猫不懂怎么分,你们帮小猫分一分,把观赏鱼放在鱼缸里,把食用鱼放在盘子里。” 5.教师让每个幼儿拿一张鱼儿的图片,轮流把鱼儿分别贴在鱼缸或盘子里,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要把这条鱼儿放在鱼缸或盘子里。 6.小朋友全部贴好后,让幼儿说一说对不对,并问幼儿为什么 有的观赏鱼不可以吃? 三.区域活动: 共设有五个区,幼儿模仿鱼儿的动作,唱着《鱼儿水中游》的歌曲进入各区进行活动 四.结束活动: 幼儿在“鱼儿水中游”的歌曲中回到大组活动区,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刚才玩了什么游戏?感觉怎样?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鱼可以做成哪些食品,明天告诉老师。 教学评估: 1.通过今天的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对观赏鱼和食用鱼进行分类,能利用故事《小猫钓鱼》的图片进行复述故事。 2.在进区域活动时,幼儿都能自己选择要去的区域,专心地操作。 3.在活动区域,幼儿对教师说投放所的玩具、教具都很喜欢,个个很认真、投入,连平日坐不住的幼儿,也专心地玩。 4.在益智区,幼儿对钓鱼游戏的兴趣特别浓厚,每个幼儿都钓得很好,美工区的幼儿在使用剪刀方面,掌握很好,能够剪出水草、鱼儿的形状,颜色配搭很鲜艳。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在版面上布置和呈现来,都非常高兴和有成就感。语文区的幼儿对老师所提供的书本也读得 津津有味,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准备的大书本,内容包罗万象,图片色彩鲜艳,吸引了小朋友。在角色扮演区的幼儿,很投入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一位幼儿买鱼,钱都用完了,其他小朋友还会把自己的钱借给他。 5.在大组教学时,教师在启发幼儿回答问题时,还做的不够,如能多提开放式问题,让幼儿经过思考回答问题,那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