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虫虫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虫虫为什么是这种颜色?”“它们碰到危险会怎么样?”……虫虫的世界丰富多彩,虫虫保护自己、攻击敌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探究中,可以使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虫虫世界的有趣、多样与神秘,使他们对虫虫萌发更大的兴趣。 活动的考虑与设计思路: 由于活动所探索的内容并不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内容,所以活动前期孩子知识经验的积累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孩子较为容易理解、也是比较感兴趣的通过颜色保护入手,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形式是孩子们了解这一科学知识。随后通过鼓励孩子观看科普VCD、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其他本领。再配以相关的游戏、观察实验、分类活动等加以总结、提升经验。 知识点: 虫虫的防御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自身颜色和周围环境颜色相似、或伪装成其他物体,起到保护作用。如竹节虫、蝴蝶。 2.通过改变自身形态迷惑敌人,便于逃跑。如西瓜虫、叩头虫。 3.用自身特有的“武器”攻击敌人。如蜜蜂、蜈蚣、椿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虫虫的几种常见的自我防御本领及代表虫虫,知道虫虫这种特性的用处。 2.能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完成探索活动。 二、活动准备 1.相关的书籍、音像资料,便于建立资料库 2.多种虫虫的图片:如枯叶蝶、竹节虫、蜜蜂、蜈蚣、蚂蚁、西瓜虫等 三、活动过程 1.用颜色保护自己 教师着重介绍一些通过颜色来达到伪装、保护自己的目的的虫虫,作为探索活动的引子,要孩子进入探索主题。 “这只虫虫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在相似的自然环境中的图片)“你还能找到它吗?”“它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这样做有什么用?” 2.其他本领 (1)教师通过对西瓜虫的实验引入主题:教师用手指碰一下西瓜虫,请幼儿看看它有怎样的变化。 “西瓜虫刚才是怎样的?”(身体伸直地)“现在什么样子?”(蜷成一个小球) “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总结:“一些虫虫在遭到敌人的袭击时,会改变自己的样子方便逃走。” “你知道还有哪些虫虫也有这样的本领?” (2)鼓励幼儿探索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更多内容 “在遇到敌人时,你知道虫虫还会有什么本领?” (组织幼儿在家长的协同下,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获得有效信息。同时将这些资料带到幼儿园中,设立资料架,便于其他孩子了解、取用。) 3.交流分享成果 (教师事先应充分了解孩子的探究内容,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孩子做代表发言。) “虫虫用的是什么方法?”“还有哪些虫虫是用这种方法的?” (幼儿人手一张虫虫的图片,在介绍完三类主要的防御方法后,教师可以请幼儿将有同样本领的虫虫放在一起。) 四、活动建议 活动的重点在于孩子对相关内容的资料收集、分析、运用,教室在鼓励孩子自行探索的同时,可以适时地与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孩子的活动,共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