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一组加减题, 2、理解互换规律,在活动中能体现——定的思维敏捷性n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编9的第一组加减的算式题。 难点:理解互换规律。 材料与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师生共同布置。9个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姿势、衣服的颜色不同。 7朵大的红花,2朵小的红花。 8只大蜜蜂,1只小蜜蜂。 材料:算式题的卡片: 8十1=9 9—1=8 1十8=9 9—8=1 7十2=9 9—2=7 2十7=9 9—7=2 1、2组:8只大的红五角星,1只小的红五角星。(正面) 7只红五角星,2只黄五角星。(反面) 3、4组:8只大的手套(其中7只是红手套,1只是黄手套)1只小的红手套。 5、6组:含有2种特征以上的小鸟。(颜色、大小、排列不同) 设计思路: 幼儿根据自由观察教学背景图中的不同地方来学编辑的第一组加减,然后,老师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丰富开扩孩子们的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力,从而自己将“学编应用题”的知识内比: 活动流程: 复习巩固——情境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碰球游戏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出示数字9) 小朋友.听仔细,我的2球碰几球? 方老师.告诉你,我的2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集体、小组、个别) 二、情境感知 你们玩得真棒,现在看看前面有什么呀? 它们有什么不同:(要求讲述完整) 三、体验理解 1、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些来学编9的应用题,在编的时候,要说清楚,你是按照什么来编的,并列式。 (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 8十1=99—1=8 1十8=99—8=1 7十2=9 9—2=7 2十7=9 9—7=2 2、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3、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8+1=9,1+8=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8十l=9,马上就想到1 +8=9。同样看到9—1=8,马上就想到9—8=1。 四、内化迁移 我们学了新本领,该练本领了。 1、2组,根据卡片上的图形编加法、减法各两道应用题,并列式。 3、4组,根据卡片上的图形编加法、减法各四道应用题,并列式。 5、6组,你能够编的都编出来,并列式。 活动延伸:造皮球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然后,老师出示算式题:7+2=,幼儿迅速按指定的答案拉成小圆圈,老师检查.游戏重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