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围绕主题进行绘画的表现与创作,初步尝试用装饰的手法表现美丽的海底世界及海底旅行的情景。 2、培养幼儿对绘画主题系列活动的兴趣,萌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的美好愿望。 3、初步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一:美丽的海水鱼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初步尝试用装饰的手法表现美丽的海水鱼。 2、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观察力。 材料准备: VCD“北京海洋馆”一张、海水鱼图片10张、油画棒40盒、图画纸40张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欣赏VCD“北京海洋馆”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海水鱼”和海水鱼的图片,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讨论:海水鱼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怎样才能画好漂亮的海水鱼。 结论: (1)注意颜色的搭配:深颜色和浅颜色做朋友 (2)线条的装饰要注意有疏有密,三五成群。 3、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海水鱼的设计。 4、幼儿相互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二:美丽的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围绕主题画出海底世界中除鱼以外的动物、植物形态。 2、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有疏有密地构图。 材料准备:VCD“北京海洋馆”一张,海洋动、植物图片8张、油画棒40盒、图画纸40张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欣赏VCD“北京海洋馆”的第二部分—“美丽的海底世界”和海洋动、植物的图片,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讨论: 美丽的海底世界中除了有海水鱼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和植物?(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模仿它们的外形特征)。 怎样才能画出美丽的海底世界?(有疏有密地构图) 3、鼓励幼儿大胆进行作画。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活动三:到海底去旅行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初步尝试用装饰的手法表现去海底旅行的情景。 2、诱发幼儿想象去海底旅行的方式。材料准备:黑板有块、粉笔十支、示范画二张、“创造性美术”幼儿用书40本、油画棒40盒、粉色三种(蓝、绿、黄)、毛笔20支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结识了许多海底的动物和植物朋友,看到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小朋友想不想亲自去海底旅行呀? 2、幼儿相互自由讨论:海水很深我们怎样才能到达海底呢?游泳到海底去,我们怎么呼吸呢? 3、教师倾听幼儿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设想画到黑板上,在幼儿画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启发,丰富想象。 4、教师肯定幼儿的设想,并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些设想哪些是可行的,没危险的?哪些是不可行的,有危险的? 5、幼儿欣赏教师的作品,同时教师讲述自己去海底旅行的设想,进一步启发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 6、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去海底旅行的设想画下来。(在此中,教师提示幼儿要和画海水鱼时一样,把海底世界装扮漂亮)。 7、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 活动四:我和鱼儿是朋友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围绕主题进行绘画的表现与创作,有故事情节。 2、萌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的美好愿望。 3、初步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材料准备:“我和鱼儿是朋友”封面一张、签字笔一支、图画纸40张、油画棒40盒、夹子2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到海底去旅行,和小鱼结成了朋友,你们和鱼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它们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帮他们解决呢? 2、鼓励幼儿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受到启发,丰富幼儿的想象,萌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的美好愿望。 3、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绘画。 4、教师将幼儿的设想在画旁边用签字笔进行记录。 5、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将大家的作品,按一定的情节进行排序,并装订成一册书,共同起名字后,放在图书区,便于幼儿翻阅。 活动评析: 《到海底去旅行》这一主题美术系列活动,从观看VCD片入手,使幼儿在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诱发想象、循序渐进、大胆构思,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主题活动从画美丽的海水鱼——美丽的海底世界——到海底去旅行——我和鱼儿做朋友,内容安排严谨有序,层次清晰自然,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导入,使儿童的画面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用装饰的手法画美丽的海水鱼到几个小朋友用自己的作品进行作品讲述,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画面栩栩如声,在幼儿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幼儿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对观察和解释海底世界的特殊方式。 整个活动从观察、感受到情绪激活,在每一个小主题的变化中都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快感,激活的创作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