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孩子的胆怯心理如何克服

[复制链接]

孩子的胆怯不但给生活带来不便,还直接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不过,胆怯是可以克服的,我们该如何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呢?

陈昱的学习成绩一直让全家引以为傲,没有让家人操过心。但是,有一件事却总令爸爸放心不下:陈昱的胆子特别小。

10岁的陈昱,生就一副浓眉大眼,蛮有男子汉的样子,可他的行为远非如此:

夜晚,一个人不敢独自外出。

睡觉,不敢独自一人睡在自己的房间里。长这么大了,仍然和爸爸妈妈睡在一张大床上。

不敢公开场合说话。陈昱的学习成绩虽好,但班里开个晚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他从来都是安静的观众。

有一次,学校在公园举办军事游戏活动,他被派作侦察兵。

可当游戏已经结束了,还没有见这个侦察兵的影子。老师派人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才在一棵大树旁找到他,这时的陈昱脸色发白,全身颤抖。老师以为他病了,赶快送到医院。检查结果什么病也没有。医生问明情况后告诉老师,孩子是受了惊吓。

胆怯是儿童成长中常有的现象。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孩子在婴儿时期,由于较少感知经验,缺乏对行为后果的认识,对许多事物都是不害怕的,因而显得胆大。随着年龄的增大,经验的增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孩子逐渐变得胆小起来。

应该说,胆怯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标志着儿童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丰富。例如怕黑,这类儿童或者是对黑的神秘莫测,或者是对黑暗中深藏的某些事物感到担必、害怕。这至少反映出儿童能透过黑暗的表面现象,意识到了黑暗中的内在的东西。这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在儿童智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胆怯也是儿童自我保护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活变故,而这些变故有时甚至极具危险性。面对过强的刺激,面临可能的危险,儿童为了保护自己,就会调动身体内的各种能量来应付刺激,对付危险。一种可能的心理与行为是勇敢迎战;另一种则是胆怯退避。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下述胆怯心理与行为都是正常的:

偶然的胆怯。不是经常性的胆怯,不是习惯性的胆怯。

轻度的胆怯。类似于害羞,不好意思,缺乏主动。

与年龄相适应的胆怯。例如,因为怕黑而不敢一个人独自睡眠,对处于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并不值得惊讶。

正常的,并不就是不需要关注的;有积极意义的,也并不就是应该认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