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优学幼儿网分享育儿干货内容,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昨晚,打算带孩子去公园转转,在门口遇到邻居芳姐,芳姐拉着我请教了一个问题。 "你说,我家这孩子最近可真奇怪,又不是骂她,我夸她,她还不高兴,跟我闹别扭,晚饭都不吃。" 原来,8岁的女儿娜娜拿在学校画的一张画给她看,问画得怎么样? 芳姐忙着择菜,匆忙看了一眼就说:"好看,我们家娜娜画的当然最好看。" 孩子一听,不高兴了。 我也是很好奇,来了兴趣,问了老半天,问出了缘由。 孩子说:“妈妈是骗她的,每次都说画得好看,要是画得好,为什么自己老没得奖,老师说画得好才能评奖。” 芳姐本来想鼓励孩子,没想到用错力了。 不得不感慨一句:现在的小朋友真的很精了,脑回路让你措手不及。 不仅希望得到你的夸奖,还“要求”你会夸奖。 怎么夸孩子,俨然成为父母需要学习的一门技术活! 你是否经常把这些话拿来夸孩子? 孩子一直都很听话,你说真乖! 孩子完成一件小事,你说真棒! 孩子会谦让了,你说真懂事! 孩子考试进步了,你说真聪明! …… 很多父母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做得好与不好,还是只要有好转的迹象,就夸。 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这份鼓励,可以说很给力了。 这样的夸奖,真的能让孩子进步更快吗? 答案是否定的。 家长陷入了夸奖的两大误区: 一是太过泛滥;二是太过敷衍。 在孩子内心,“真棒!真聪明!真厉害!”这些话听起来就是空洞的,他只知道,父母认为他很棒,他也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反正自己就是棒棒的。 久而久之,孩子会把自己受到的“夸奖”,归功于“智商”, 失去成长心态。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关于夸奖孩子"的实验。 她选取了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孩子,分成AB两组,对他们进行了长达10年的实验。 首先,让孩子完成非常简单的拼图游戏。 之后,对A组给予“你很聪明”的表扬,而对B组给与“你刚才一定很努力”的鼓励。 随着挑战难度的加大,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果! 常常被夸聪明的孩子: 更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认为“因为聪明,所以成功,跟努力没多大关系”。为了保持聪明,会更愿意保守行事,而一旦遇到“瓶颈”,就会变得沮丧; 常常被夸努力的孩子: 更容易形成“成长型思维”,相信“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学习新东西;只要努力,就能进步”。所以,随着挑战难度升级,孩子更容易获得自信和进步。 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变化的。 所以,拥有成长思维模式的孩子,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因而会不断地付出努力,在以后也相对更容易成功。 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 “肯定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不容忽视,但夸奖也是一门技术活,夸得不对,不仅无效,还可能会击垮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所以,我们的夸奖可以采用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时刻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夸奖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1、夸得具体再具体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时,要夸,还要具体地夸,即“原因+鼓励”: 比如,开头提到的娜娜母女。 女儿给妈妈看自己的画,那么妈妈在夸的时候就不要只说“好看,真好看”之类让人觉得敷衍的话语。 可以这么夸: “你认真画的画,真好看”——认真,这是被夸的原因。 “比你之前画的那些画都好看一点呢,真厉害”——有进步,这是被夸的原因。 “这个颜色搭配的很好看,继续加油哦”——有审美,这是被夸的原因。 让孩子意识到,被夸,不是因为做了某件事,而是做这件事的态度与进步得到了肯定。 2、夸孩子新的尝试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就不要再重复夸了,否则他会为了获取夸奖而故意逃避有点冒险的尝试,因为他害怕失败。 当孩子敢于尝试新的挑战时,就要及时给与鼓励和肯定。 比如,以前孩子摔跤不会自己爬起来,现在尝试自己爬起来。 你可以说: “宝宝真棒!竟然做到了!” 即便没成功,也可以鼓励说:“很厉害了,下次我们可以再试试。” 比如说,孩子玩具被抢了,以前只会哭,现在会哭着去抢回来了。 你可以说: “宝宝现在懂得保护自己的东西了,很勇敢,下次你可以大声说’不要抢,先问问我,我同意了就给你玩‘。” 让孩子意识到,勇敢的尝试过后,不管成功与否,这种勇气都是值得鼓励的。 这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气去尝试新鲜的东西。 3、夸奖要真诚走心、及时 当孩子向你“炫耀”他自己觉得做得很棒的一件事时,即使你再忙,也该停下手头的工作,好好配合。 拿出你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来评价孩子取得的成绩。 如果实在是十万火急的事让你分不了心,也可以给孩子一个肯定的拥抱或是赞赏的眼神,告诉孩子,自己现在很忙,待会再跟他仔细聊。 把3个儿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妈妈陈美龄,同时也是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她在接受采访时,就曾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了这么一件小事: 我在厨房炒菜,突然儿子跑过来问我,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 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我就是把火关了,跟他说问得真好,可是现在妈妈在炒菜,所以等会我们一起去找答案。 夸奖要走心,也要及时给予孩子反馈。 正如陈美玲所言: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他等一等。 4、夸奖时放过错误 换位思考你就知道了,当你正在享受别人的赞美时,突然来了个“但是……”,想必你的美好心情瞬间就会跌落。 所以,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切忌把孩子的错误也一并数落一番,只需强化正确的就够了。 比如,孩子某一天突然乖乖完成作业了。 你顺嘴就说:“今天可真乖,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要是你平时都这样,我可省心了。” 孩子听了是啥感受? 这种翻旧账的表扬,不仅没办法让孩子坚持,还会让孩子反感,打击孩子努力的激情。 而如果你跟他说: “今天做作业做得很快,很有自觉性,妈妈很高兴,接下来你也可以这样做哦,这样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 不仅夸孩子这次表现好,顺带指出孩子接下来该怎么做,给予孩子明确的指示,比起挖苦讽刺要好一百倍。 心理学家库利说: 他人看法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感知,而这些看法大多是通过语言来传递。 父母让孩子远离语言暴力的同时,更要懂得夸奖的最佳话术,让孩子在积极的语言暗示中,进步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