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优学幼儿网小编给小朋友们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了这四句,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九岁的时候,非常孝顺父亲。 传说他为了让父亲能睡好觉,夏天就把枕席扇得凉快一些,冬天用体温暖被窝。 对父母孝顺,这事应该施行的。 今天穆清老师接着给小朋友们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下面四句: 三字经·十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析: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 敬爱兄长,这件事应该早点知道的。 《三字经》通过这四句,给我们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了一个流传千载的故事——《孔融让梨》。 这个故事很简单,说是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孔融的小朋友,他年方四岁时,有一次和哥哥们一起吃梨。 每次孔融就拿小的吃,大人就很奇怪啊,一般的小朋友不是拿大的吗? 怎么这位孔融这么别致?于是就问他为什么? 孔融回到说:“我年纪小,吃的也少,应当拿小的。" 孔融这样想,家里的人都惊呆了,认为他是一个奇才。 这个故事表明了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值得孩子们学习。 但是这里穆清老师想问问你:假如你是孔融,你会让给哥哥吗? 有的小朋友就会说了: 嗯,我会让的,因为他是哥哥嘛。 而且孔融懂得谦让,为他人着想,不自私,应该向他学习。 嗯……这是咱们中国小朋友的标准回答。 但是如果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美国的小朋友听,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 答案还真有! 有的小朋友说孔融的爸爸不公平。 同样是儿子,为什么有大有小呢? 这梨子不能一般大吗? 有的小朋友会说: 既然梨子有大有小,孔融的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 此时老师忍不住了,就说:这位孔融小朋友,是在表现谦让。 美国小朋友说: 这位孔融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 争论了一番,美国小朋友得出两个结论: 不喜欢孔融的爸爸,他为什么带来的梨子有大有小? 而且让小孔融去分梨,没有考虑哥哥们的意见,没有让哥哥表现自己对弟弟好的那一面。 哈哈哈,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不同国家的小朋友,能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其实到了这里,穆清老师想告诉小朋友们: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于道德要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今天重新看孔融小朋友,他友爱兄弟,非常好。 但是现代社会讲究人人平等,从这点看,美国小朋友讲的就是对的。 之所以会有争论,原因就是孔融的爸爸没有对孩子们做到一视同仁,没有让所有的梨子一般大,产生了很多争论。 另外,孔融的谦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谦让得有底线,一味谦让,小朋友长大后不会懂得为自己争得正当利益,这就有点麻烦了。 总之呢,就是”孔融让梨“的精神值得学习。 但是小朋友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哦。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