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春夏最容易得的7种病,最后一种极其凶险,北京家长要警惕!

[复制链接]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宝宝抵抗力弱很容易生病,一旦生病了,不仅宝宝自己难受,妈妈照料起来也很不省心,遇到罕见的症状,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能频繁跑医院,局长相信每个妈妈都有带宝宝看医生的血泪史。

不少妈妈以为冬季是因为天气寒冷,宝宝才容易发烧感冒,等到了夏天才知道,各种病魔照样找上门。

下面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下春夏季宝宝多发的疾病,妈妈们也好提前学着应对和预防,有备无患。

01

流行性感冒

就在寒冬过去,人们放松警惕时,乙型流感就爱杀个回马枪,有时连医生们都难逃一“劫”,更别说抵抗力弱的宝宝们。

流感起病急,宝宝会突然发热到39度以上,甚至更高。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寒战,很多宝宝会出现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还有部分宝宝会有腹泻、结膜充血等不典型症状。

发病早期用抗病毒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这两年每逢流感季节,明星药品达菲(儿童的叫可威)常常脱销,虽然买些放家里是有备无患,但建议还是要遵医嘱使用。

另外,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生活中做好预防才是更重要的。

02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特征症状是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宝宝感染后非常痛苦,因为咽峡部溃疡疼痛导致不能饮食和流口水,低龄的宝宝常会哭闹。

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菌是肠道病毒,主要攻击1~7岁的宝宝,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强,传播快,多在夏秋季流行。

轻症一般在一周内能病愈,重症则要两周。免疫力低的宝宝还可能反复发病。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也是肠道病毒。5岁以下的宝宝是主要患病人群。

宝宝感染后会口腔痛并且厌食,看疾病名称就能会意,病变主要出现在手足口等部位。

与疱疹性咽峡炎同为肠道病毒感染,表现同样是小疱疹和小溃疡。

轻症一般一周可以自愈,重症可以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04

麻疹

常见的发病高峰是每年3-5月。

宝宝首先会发热3-4天,然后全身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大多数宝宝的口腔里能见到麻疹粘膜斑,伴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结膜红肿。

皮疹消退后,会有色素沉着和糠麸样脱屑。

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及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一般进行退热治疗和对症治疗。

只要不引起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免疫接种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麻疹。

05

传染性结膜炎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

常见症状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或疼痛伴有结膜充血、流泪、分泌物增多和畏光。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发热和头痛。

治疗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严重时需要口服药物或者输液治疗。

06

细菌性痢疾

这是儿童高发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夏秋季多发。

主要症状有发热(常为高热,要警惕热性惊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想拉拉不出来)、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及时进行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和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一般可以病愈。

0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常发生于夏秋季,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起病急,患病宝宝起初会发热、精神萎靡、轻度嗜睡,接着会出现脑水肿和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

这病很凶险,需要及早治疗,有些重症患者差不多要半年的时间才能恢复。

08

看完以上几种常见病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发现了,发热是很多疾病的症状,面对宝宝发热,妈妈应该马上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减轻宝宝的不适感,并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1、发现宝宝出现高热又不知如何处理时,应该送到医院查找病因后治疗。

紧急情况下,在确认宝宝无药物过敏的情况下,可以按说明书服用退热药。

常用的退热药有对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注意这两种药物不能同时使用,如果发热不能缓解,要间隔4-6小时后再次服用。

但也不能只盲目退热,找到发热的病因更重要。

2、物理降温。

在兼顾到孩子舒适度的情况下,如用温毛巾帮宝宝擦拭全身,头部冰敷降温。多通风,并保持房间在适宜温度。

如果宝宝体温上升期出现寒战时,先不要物理降温,帮宝宝加毛毯保暖,并留心热性惊厥的发生。

3、及时帮宝宝补充水分,也可以给一些果汁。

饮食要清淡,多吃些新鲜蔬果。进食困难的宝宝采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宝宝注意不要喝冷饮,不吃生冷和口味较重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可以吃适量维生素C咀嚼片提高免疫力。

5. 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并记录。

如几时发热、温度多少、腹泻几次、大便的性状如何等。

6、做好隔离工作。

很多传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在照顾宝宝的同时,要做好隔离工作,防止宝宝把疾病传染给他人。

照护者可以佩戴帽子、口罩,不和宝宝共用毛巾、餐具,还要勤洗手和更换床单等物品。

这么实用的内容,建议各位家长们好好收藏鸭~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