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复制链接]

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寒冷综合症,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的7到10天内。最常见的是寒冷损伤,其特点是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所以,家长们特别要注意在冬季做好预防。


新生儿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差,代谢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体表面积大,散热多,而糖原及棕色脂肪储备少,产热不足。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且软脂酸多

新生儿皮下脂肪含软脂酸较多,在低温时容易凝固变硬,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再加上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较容易散热。

天气寒冷导致受寒

受寒、环境温度过低、且无适当保暖,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棕色脂肪分解。如寒冷刺激时间持续,将导致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功能改变。但天热也偶有发生。换尿布、洗澡时,均易受低温影响。

新生儿能量储备少

新生儿糖原及棕色脂肪贮备少,应激状态下贮备消耗过度,如不及时补充将因贮备耗竭而丧失产热能力。

喂养不及时

喂养不及时、水分和热量供给不足、或有其他疾病(窒息、­内出血、肺炎、败血症等),导致循环不良,亦为有关因素。

早产儿硬肿症原因

早产儿由于脂肪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有严重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由于脂肪产热过程受抑,而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

宝宝患有新生儿硬肿症会表现出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并且伴有水肿。新生儿硬肿症可能会引发婴儿体温下降,严重的会对身体器官早曾损伤。当婴儿患有新生儿硬肿症时,会表现出吃奶无力,哭声十分微弱,身体温度降低,身体活动减少。轻度的新生儿硬肿症会有全身发凉,皮下脂肪变硬,皮肤表面变得光滑,颜色呈现暗黄色。严重的可能全身都出现硬肿现象,尤其是大腿和小腿部位,面颊、脸部也可能有硬肿。新生儿硬肿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1、产热良好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2、产热衰竭患儿:腋温 30℃)患儿:置于预热至30℃的暖箱内,调节箱温为30—34℃,通过减少患儿散热使体温升高,争取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③重度(体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