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新生儿喂养] 家长必知 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呛奶

[复制链接]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和掌上宝,如果是因为呛奶意外离去,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其实,溢奶、呛奶在新生儿阶段十分常见,但发生这么严重意外的是极少数。但是,作为父母,当然想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孩子呛奶,杜绝呛奶带来的风险呢?

一、哪些婴幼儿容易发生呛奶?

新生婴儿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呛奶。而婴儿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就容易造成支气管肺炎,严重可以发生窒息。

呛奶一般发生在半岁前的婴儿居多,月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发生呛奶,在这期间家长喂奶需要非常小心。

二、为什么会发生呛奶?

不少妈妈会有这样的疑问,呛奶究竟和什么原因有关呢?是喂养的问题还是孩子先天发育不良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何景然医生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首先是先天发育问题,新生儿神经系统、食道发育不完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胃容量也很小,一旦吐奶后,奶反流到气管,他们不能及时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来;

喂养的方式不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手妈妈对哺乳经验不足,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奶汁的流速,母乳喂养奶水太急或者人工喂养的奶嘴太大,都容易造成呛奶。

此外,婴儿呛奶与维生素A的缺乏也密切相关。如果孩子缺乏维生素A,位于喉头上前部的会咽上皮细胞萎缩角化,导致吞咽时会咽不能充分闭合盖住气管,也非常容易导致呛奶。

三、发生呛奶时,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呛奶不严重的时候,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可是,如果孩子调整不好呼吸,家长该怎么处理呢?陈郁葱护士长给大家介绍急救的方法。

首先,将孩子的身体反过来,脸和身体朝下,放置成头低脚高位,用手轻抠孩子嘴角,刺激孩子将口腔里的奶液吐出;然后,用手掌心大小鱼际肌的位置在孩子背部两肩胛骨下缘连接的中间轻轻拍打2-3下,让他呕吐出来。

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们,如果上述的方法都无效,孩子呕吐不出来,或者吐出来之后脸色发青或者发白,就应该马上送医院急救了。

四、呛奶或可致小儿吸入性肺炎

呛奶还经常会引起中耳炎或者小儿肺炎,在医院儿科门诊,我们常见一些月龄偏小的患肺炎的婴幼儿,大部分都是因呛奶引起。

何景然医生指出,婴儿呛奶后,奶汁从婴儿口腔流出,倒灌入耳朵,家长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就很容易造成中耳炎;另外,如果乳汁被误吸入肺内就导致小儿吸入性肺炎。

所以,发生了呛奶之后,家长一定要尽可能让孩子把嘴里和气管里的奶汁吐出来以防进入肺内。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嘴里溢出来的奶是否流到耳朵里面去。

五、如何防止婴儿呛奶?

呛奶的危害可大可小,为了让家长们尽量从源头上来杜绝孩子呛奶,陈郁葱护士长教给我们几个方法。

1、按需喂养

不要等孩子很饿了才喂,他吃得太急容易呛奶;也不要在他饱了之后勉强硬喂,很容易发生意外。

2、选择正确、舒适的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的时候,奶瓶底高于奶嘴,以防吸入过多空气。经常呕吐的宝宝,喂哺完毕,给予右侧卧位,或头身略抬高15-30°。

3、奶嘴孔的大小要适合月龄婴儿

人工喂养的初生儿,尽量选择“十字形”奶嘴,适合当时月龄的婴儿使用,这样有利于控制牛奶的流速。

4、及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

5、喂奶时候注意拍嗝

如果孩子是哭闹情况下喂母乳的,那么需要用拇指或者食指轻轻挤压乳腺管,以控制母乳流速,同时观察孩子是否吞咽正常,并在喂完母乳应该给孩子拍嗝。而人工喂养的孩子,如果孩子比较容易呛奶,医生建议,一般在喂到三分之一饱的时候,给孩子拍拍嗝,然后再继续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