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婴儿护理] 宝宝发热后家庭喂养方法

[复制链接]

夏秋交替,特别容易引发小儿发烧,一旦孩子发烧,不少家长就会手忙脚乱。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未满月的男宝宝军军发烧了,由于听说新生宝宝最好不要用药,但是又想缓解宝宝发烧的现象。于是,家里人便在网上寻求解决的办法。

家人按照网上传授的偏方:找来银手镯,煮水给宝宝喝;又泡了些珍珠粉给宝宝“压惊”,还用酒精擦拭了身体来帮助降温。

就这样,折腾了一夜,军军依旧哭闹不止,并且全身起了很多红疹。等家人将军军送到医院时,宝宝已经停止了呼吸。

看到这里,小编再次提醒各位宝妈:千万不要相信网上的“偏方”。

有的宝宝容易感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抵抗力差,良好的抵抗力来自于均衡的营养,缺钙、缺维生素D、缺铁、缺锌等最常见的营养不良,都会影响宝宝的抵抗力。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宝宝,还有就是平时注意给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今天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聊一下关于小儿发烧在家的物理理疗的相关知识。

宝宝发热后家庭护理方法:1.适当多喝水: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以助发汗可使体温下降,并防治脱水。

2.注意穿宽松衣服以散热降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宝宝的皮肤最好能够与外界空气接触,借助空气的传导、对流、辐射也可以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3.保持空气流通: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寒颤期,则需要温热外加毛毯覆盖,待体温升上来散热(高热须及时服退热药)。

4. 注意休息:由于高热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虚弱,所以应尽量减少患儿活动,多卧床休息。

5. 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

6. 做好皮肤护理: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出汗者可用温毛巾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7. 注意卫生:还要给患儿勤洗手、洗脚,清洗外阴及肛门,以防出现其它部位感染。

宝宝发热后家庭喂养方法:1.消耗大、消化功能差:宝宝发热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体内水分也会明显消耗。同时,由于发热,宝宝体内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会明显减弱。

2. 注意喂养方式:少食多餐,宝宝每天进食以6-7次为宜。

3. 注意喂养成分:如果宝宝因为发热而食欲不好,不要勉强给他喂食,但要尽量补充水分。在宝宝发热期间,不要任意给宝宝增加以前没有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是最佳的选择。

4. 饮食要以稀、软、素为主:忌食一切油腻、生冷、辛辣、坚硬的食物。

5. 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调味。米汤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

6. 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注意腹泻时不要服用),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宝宝体内毒素的排出,可以帮助宝宝退热.

7. 牛奶:要注意适度调稀浓度,以便于消化吸收及补充水分。

小编关爱:

1.平时注意了解宝宝的正常体温,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额头和颈后皮肤,如果感觉发热甚至发烫,那一定是宝宝发烧了。提前准备,及早发现,才能正确应对。新手妈咪可能会紧张得手忙脚乱,经历过几次宝贝发烧的妈咪,就可以应对自如了。

2.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合症,一般的感冒发烧对于小宝宝而言,可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机体免疫力得以不断增强的必然过程。由于大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均可以自愈,妈咪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对症治疗,不让宝宝发展到高热就可以了。

3.宝宝发烧,通常一般情况并不太差,有些宝宝可正常吃喝、睡觉、活动,有些宝宝则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欠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有点打蔫儿”,也尚可严密观察。一旦宝宝表现为精神反应差或嗜睡、呼吸困难、高热惊厥或有其它感染征象等情况时,则需立即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家庭必备退热小帮手:1. 体温计

无论是传统的水银体温计还是电子体温计,都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小工具。

传统水银体温计刻度从35℃-42℃,底部有个狭窄的曲颈,防止水银液面因温度下降而下滑。使用之前需要先进行简单的消毒,例如酒精擦拭,然后把液面甩到36℃左右。体温计可以测量口腔、腋下和肛门,口腔温度是36.2℃-37.2℃,腋下温度是35.7℃-37℃,肛门温度是36.5℃-37.5℃,测量5-10分钟后取出读数。现在婴幼儿较为通用的探耳电子体温计,具有快捷、无不适感的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体温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在给宝宝测试之前,先探测一下自己的体温。

2. 冰枕

冰枕头并不是用冰制成的枕头,这里指的是市面上用柔软面料做枕套,里面装有液体式、海绵式材质填充物的枕芯。

使用的时候先铺上一条毛巾或棉布,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以免给宝宝带来不适和造成局部降温过快和皮肤组织冻伤。一般不建议给6个月以下幼儿使用冰枕,此时幼儿翻身动作并不纯熟,不宜长时间头枕冰枕。

3. 退热贴

退热贴通过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一般贴在额头,左右劲动脉或腋下,用起来有凉凉的感觉,缓解高热对宝宝的不适感。优点是吸附性强,可以避免宝宝移动影响效果,缺点是长时间黏贴可能会引起有些宝宝出现皮疹。

4. 喂药器

喂药器是专为婴幼儿设计的必备喂药工具,只要是针对这个年龄段宝宝在喂药过程中挣扎、抗拒的行为,造成药液喂食过程中的浪费和药量不足,弥补了匙羹喂药的缺陷,借助喂药器可以把药液送进宝宝嘴里。市面上现在流通的有滴管式、针筒式、奶嘴式的喂药器,无论哪种喂药器,家长推进或按压过程都不宜太快,防止宝宝哽咽或呛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