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娩时有宝宝压迫直肠,但是分娩后由于压迫突然消失,肠腔反应性扩大,导致大便滞留。 产后人体虚弱,而且经过妊娠,腹部过度膨胀,产后腹部的肌肉和盆底组织松弛,排便力量减弱。 会阴裂伤在缝合后,无法充分用力。 产后卧床时间太久,缺乏运动,肠蠕动减少。 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纤维素及水分相对缺乏,另外,过量补铁也会导致便秘。 产后便秘的防治 注意饮食结构 要荤素结合,合理搭配,多喝汤水。下奶的汤水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分,可以起到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作用。 早下床活动 一般自然分娩后6~8小时产妇就可以坐起,进行一些翻身活动,第二天就可以下地,在室内来回走动,以不疲劳为宜,但避免长时间下蹲、站立。 对于剖腹产无合并症的孕妇,可以于产后第二天试着在室内走动,如果有合并症则要遵循医生要求。 早下地、早活动,既有利恶露的排出,也有助于肠道恢复蠕动,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做腹部按摩 在肚脐周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打圈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可作3~5次。 做提肛运动 只要做法正确且持之以恒,便秘治疗的成功率可达70%左右。无论是坐着躺着还是站着,都可以做。正常顺产的妈妈从分娩的第二天就可以开始做。 提肛运动的做法: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每次做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 做产后恢复操 不能在床下运动时,先在床上做产后体操,锻炼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门部血液回流。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充分的睡眠能让奶水充沛,防止产后抑郁和便秘。所以新妈妈们,要逐渐将一部分工作转交出去,将自己的生物钟调至和宝宝一致。 如果产后3日都未排便,可使用轻微泻药帮助排便,或者灌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