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产后疾病] 产妇发生血栓病的原因及预防

[复制链接]

据临床调查分析表明,血栓病好发于分娩后3─12天,柱子发生在不同部位,就会出现不同症状。比如,下肢静脉血栓可出现下肢疼痛,站立时加重,行走困难;盆腔血栓表现为腹痛、高烧、下肢压痛、皮肤发红和水肿;肺血管栓塞则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深层静脉栓子小,易脱落随血流游走,一旦阻塞肺动脉,可导致产妇突然死亡。

为防产后血栓病,孕产妇应积极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发病,消除诱因。在妊娠后期,要坚持适宜运动,不可终日卧床待产。在分娩后要及早离床下地活动。一般说来,自然分娩者,可在产后24小时开始做轻微运动,如床上翻身、抬腿、绕床行走等;剖宫产者可推迟到术后第2─3天,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既要防血栓形成,又可防尿失禁、生殖道脱垂等产后疾病的发生。

产妇发生血栓病,应卧床休息,积极请医生治疗,可采用活血化瘀、抗凝及抗感染等疗法。同时,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多次饮用蛋汤、鱼汤、肉汤,既补充营养,满足泌乳哺婴的需要,又防止血液浓缩,血流缓慢,避免栓子形成,加剧病情发展。医学研究表明,新鲜的鱼类和黑木耳等食物,含有抗血凝物质,适当食用有助溶栓而病愈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