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预防针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预防接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皮下注射法。 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如百白破、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部位一般选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2.皮上划痕法。 如卡介苗,采用此法接种部位在上臂外侧中上部,也可用皮内注射法。 3.皮内注射法。 如结核菌素等,接种部位多选在前臂内腕侧。 4.肌肉注射法。 如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等,部位多在上臂三角肌中部及臀大肌上外侧。 5.口服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如小儿麻痹糖丸。 6.其他方法: 如喷雾法、气雾免疫法等。 预防接种要掌握以下原则: 按照免疫程序,即接种的年龄要求接种。 必须达到全程接种,即每种疫苗必须接种够量和次数。 基础接种,应在1岁内完成,7岁内完成整个接种。 小儿预防接种的时间、种类及接种方法 ────────────────────────── 时间种类方法 ────────────────────────── 初生卡介苗皮下划痕法 2个月小儿麻痹疫苗(Ⅰ)口服糖丸 3个月小儿麻痹疫苗(ⅠⅡ)口服糖丸 6个月百、白、破(第一针)注射 7个月百、白、破(第二针)注射 8个月麻疹疫苗注射 9~10个月百、白、破(第三针)注射 1岁小儿麻痹疫苗(ⅠⅡⅢ)口服糖丸注射 百、白、破、麻疹疫苗、 乙脑疫苗 2岁小儿麻痹疫苗(ⅠⅡⅢ)口服糖丸注射 乙型炎疫苗 4岁卡介苗皮上划痕法 6岁百、白、破注射 ────────────────────────── 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如何? 儿童基础免疫用的生物制品有4种,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即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剂3针,麻疹活没苗1针,卡介苗1针。最短间隔时间为1个月,其免疫程序如下: 出生:卡介苗(第一次)。 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一次)。 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二次),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 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三次),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二针)。 5个月: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三针)。 8个月:麻疹活疫苗(初种)。 1岁半至2岁:百白破混合制剂(加强)。 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复服)。 7岁:卡介苗、麻疹活疫苗(复种)。 12岁:卡介苗(农村,加强) 城市12岁儿童是否作卡介苗加强,根据当地结核病流行情况决定。 上述4种疫苗可同时接种,但不能多种制品混合在一起或在同一侧上臂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