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对比。 作用: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3】富有爱心,主动承担儿子生前的"重任",将卖花得来的钱寄给山区孩子;顽强坚毅,儿子去世、自己生了重病后,坚强的生活下去;讲究原则,老张要买完她所有的花,她不愿意卖;勤劳质朴,自己有退休工资,还在院子里种茉莉,编茉莉花环。
【4】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在“我”的心里。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标题通常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行文线索、点明中心、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等作用。本文以茉莉花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腕上茉莉”设置悬念,有吸引阅读兴趣的作用。题目还有双关的含义。从表面上来看,腕上茉莉指的是老人卖的,戴在我手腕上的那串茉莉花。联系文章主旨可知,这串茉莉花还象征着老人纯洁善良的品质。
【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第④段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与药材市场的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老太太茉莉花的新鲜和香气纯正,从而表现她纯洁美好的心灵。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对文本内容的表现具体分析。根据老人在我们买花以后向我们鞠躬,可知她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根据她把卖花的钱全用来支教,可知她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老太太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说明她很坚强;老太太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她勤劳、质朴。老张要买完她所有的花,她不愿意卖,可见她是一个讲究原则的人。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句不离篇,理解语句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进行。老太太资助山区小学的事迹感动了“我”,她的美好品质就像茉莉花一样芬芳,所以,即使花朵枯萎了,老太太的美好品质仍然留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