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1)堪:能忍受。(2)寝:睡觉。(3)佯:假装。(4)弃:扔掉。
【2】B
【3】(1)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2)孔子看到颜回用手从锅里抓出了一点饭自己先吃掉了。
【4】【甲】文中孔子大加赞扬颜回“贤”的高尚品质,【乙】文中孔子看到颜回用手抓吃米饭,怀疑他的品质。
【5】①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只凭表面现象判断他人优劣往往会出差错。②如果只凭眼见与经验,很多时候我们就会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无形中就会产生很多的误解,对“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事”造成错误判断。③真正了解真相并不容易,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④即便贤如孔子,也会对自己得意的弟子产生误解。我们更是如此,相信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以为一定是正确的。其实,即使是眼中所见的事实,也可能有多种解释。在多种解释中,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一种自己接受的解释,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释,也就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成见与偏见之中,真相总不是那么简单的。(写出一方面的理解,表达完整通顺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堪”意思是“能忍受”。佯:假装。
【2】“得而焚之”的“而”:表顺承。
A.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B.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
C. 俄而雪骤:俄而连用,表示俄顷,顷刻,不一会儿;
D.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行:行走。攫:用手抓取。甑(zèng):古代蒸食的炊具。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甲文“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分析,孔子赞扬了颜回“贤”的高尚品质;“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乙文中孔子看到颜回用手抓吃米饭,怀疑他的品质,还用言语试探他。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乙文叙述了孔子对颜回的误解(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生气)。其实是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颜回觉得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启示我们要避免草率从事,妄下结论,而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免犯粗枝大叶的错误。答案不唯一。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用一个竹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能照样快活。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
乙: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