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作文到底写成什么样子才算是合格呢?其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或者说没有答案。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人的眼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我们无法左右读者的标准,那么我们不妨从自己入手,考虑如何能够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即,感动自己。下面我们就来是说一说春蕾杯作文竞赛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 做文章,“感”是第一位的。有了“感”,文章才不会沉闷;有了“感”,文章就注入了灵魂;有了“感”,文章才能打动人心。 那么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 没有真实的感受,要写出好的文章,无异于无米之炊。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指的是借鉴别人语言上的运用技巧,华丽的词藻,巧妙的句式,而不是他人的感受、素材。所以,真实感受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亲历亲为。有的同学总感觉平时的生活枯燥无味,毫无感觉可言,没有可写的素材。然而,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素材其实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感受其实可以随时随地地触发。 怎么才能做到有感可发呢? 其实很简单,平时做个有心人,遇事多加思考。 试想一下,每日走在大街小巷,你是否会对身边的细微变化产生想法?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绿地,那缈若飞烟的绿柳,那羞答答、娇嫩嫩的白兰,那落英缤纷的红梅......打开你的心扉,开怀迎接这个世界,你会发现早晨的红日更艳了,夕阳的余晖更美了,妈妈的鼓励更贴心了,爸爸的笑容更灿烂了。其实,周遭的一切都没有变,改变的,仅仅是你的小小心灵。 接着,有感可发了,就要试着“有感会发”。 有了真实的感受,就好比有了上等的烹饪材料,但是,材料再好,主厨的师傅手艺不佳,也同样烹制不出美食佳肴来。如何把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呢?要想把感动自己的东西写得感动他人,必须要能够熟练地做到“我手写我心”。那么要想做到“熟练”二字,非笔耕不辍不可。平时多加练习,随时将随感记成随笔,将内心的想法付诸笔端,用文字的形式录下每日的感受。天长日久,必然会做到“得心应手”,有感“会”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