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在参加09年华杯赛初赛时做第一道题就错了,没有想到参加华杯赛复赛时只错了一道半,获得了一等奖,真是难得。因为据说初赛有一百六十人满分(小道消息),而复赛一等奖只有二十人…… 我一直觉得阿迪有获奖的实力,但没有估计他能获得一等奖。回顾他这些年的学习,觉得数学是他的强项,但努力是他最终获奖的原因。 一、启蒙 阿迪从小就喜欢看书,看VCD,不到一岁是爷爷奶奶带的,那时候成天看潮剧。他的数学启蒙也是VCD。 VCD在他这个时代迅速普及,盗版碟也很多,当时广州有很多音像店卖五、六元一个的VCD。有一套新加坡版的《少儿学珠心算》(也可能不是这个名称),从加减法一直教到乘除法。阿迪把这套碟(3张)反反复复地不知看了多少遍,幼儿园小班就可以背下乘法口诀表了。 科技进步和盗版是廉价教育的福音,小丑叔叔是阿迪最好的老师。 奇迹在某一天发生了,我发现他3岁多的他能够应用乘法了。有一次,我带他到XX大学上课(当时流行上研究生课程班,周六日上课,家里又没有人带他),他到课室后沉默了一阵,突然说,我知道这个屋可以坐多少人。 --多少人? --48人。 --为什么? --我数了一下,每一排有8个位,一共有6排,那就是48个位。 语惊四座! 我想这时小丑叔叔已经完成了对他的启蒙工作了。一个六元的VCD碟,可以是一个好老师。 二、初小 启蒙完成后,阿迪再没有在数学上下什么功夫,但成绩一直还很好。 小学二至四年级他把精力全放到围棋上了,只有寒暑假才不学棋。当时,课本的东西对他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老师布置的寒暑假数学作业不能让他有所提高。我向老师要求,不做他的作业,另外布置,得到老师的允许,因此,每次寒暑假的作业都是下一学期或再后一点的课外书。阿迪自己看例题,每次总能完成绝大部分作业,他没有做出来的,我也不强求他。 直到四年级上学期的寒假,阿迪和我在下围棋还是学奥数的问题上出现了意见不合。那时,他已经是围棋业4了,离业5也不远,我们也不想当职业棋手,该收收手了。这是我的意见。他却觉得围棋很有意思,奥数没有什么意思,不好玩。 于是,围棋不学了,这是我的意见;奥数也不学,这是他的立场。 2023年市奥校招生,当然也没有我们什么事。 不过,寒暑假的数学提高作业,还要乖乖地完成。没有老师辅导,就自己看书,一个假期一本书,做不完就算。因为老师从来不批改寒暑假作业,再说他完成的量,还是比老师布置的要多一些。 直到这时,我们和奥数还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数学,一直是他比较好的课目。 没有围棋和没有奥数的日子,一下子就过去了一年半…… 三、步入奥校 时光如白驹过隙,五年级马上就要过去了,小升初的压力不仅对父母,也开始对阿迪起作用了。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向他提起,你想上什么初中啊?你知道哪些中学是好学校吗? 一场广州升中政策的说明会在斗室内进行,摆在我们面前有四条路: 第一,华杯赛获奖,可以进华附,好的初中也会发邀请函和奖学金(当然,获了奖才知道其实华附不是那么好进的,还要有一场比华杯赛更激烈的竞赛,那是语数英三课的大比拼,全省只招80人,难度远远于华杯赛。当时既有不知道实际情况的因素,也有使诈的因素就那么进行说明了)。 第二,以围棋特长生进入二中或十六中,但围棋特长生的政策是会变的,也存在人为操作的因素,这并不可靠。况且十六中是不是招围棋也有不确定因素。围棋特长生靠不靠得住? 第三,推荐生。阿迪的成绩应该够得上推荐生,但也不是十拿九稳,毕竟存在变化。推荐生名额不多,哪一科有个闪失就会跌出全年级前十五名。你能保证没有闪失?更何况,推荐生推荐的学校也是好的少,也可能推荐到一些不怎么样的学校。 第四,电脑派位。靠这个派个好学校,还不如去买彩票!中个五百万请个家庭教师算了。 经过一番计算,阿迪开始“落入圈套”了。 ——广州升中为什么不能考试,考试最公平! ——你不是教育局,我也不是教育局。政策这样子,在你升中之前不会有大的改变了。 ——那就读奥数吧!(我的儿啊,我等你这句话从四年级寒假等到五年级的暑假!没有门路的家长,只能寄希望孩子自身的努力!) 心动才能行动! 可是广州市奥数是不可能进去的啦。上网查,飞翔奥校的报名日期也已过,但入学考试还没有举行。“死马权当活马医。”网上报名先!幸好,日期虽过,但网络报名还是成功。(当时以为要上奥校才能参加华杯赛,没料到其实六年级时学校会有选拔。因为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参加什么数学竞赛,希望杯之类的成天都有比赛,有的学校会组织,但阿迪所在的学校没有组织过)。 飞翔奥校几个校区没有一个在附近,为了比赛资格,再苦都要上。飞翔的入学考试并不难,阿迪说他都会做。 就这样,阿迪上了飞翔的六年级奥数班,开始了周日下午无休的生活。 四、追赶 俗话说,笨鸟先飞。 可是人家市奥校里2023名精英已经学了一年了,又聪明又早起步。敌人很强大,我们该怎么办? 追赶! 用五年级的暑假做一本奥数题,用两个月的时间去完成别人一年的学习量(其实,一年的奥校课程,满打满算也就40周,每周不会超过4小时。一个暑假有50天,每天用4个小时就可以超过)。不知道阿迪暑假中用多少时间去做那本奥数题,反正他是完成了任务。阿迪完成任务后,假期里就不再去碰奥数。我也不敢乱加码,怕引起他对家长和奥数的反感,让他体会多一阵子完成任务的喜悦。 六次课后,飞翔的第一次单元测验,阿迪错了一题,得100分(110分满分,班里平均分48分)。飞翔的奥数测验应该比市奥校的容易好多,也许这给了阿迪信心。他在班里遥遥领先,但飞翔也有人考了满分。 暑假的努力在此见到成效。 升学的压力使他从抗拒奥数变成勉强接受。 老师的表扬让他从勉强接受变成喜欢这个感觉。飞翔的奥数题对他来说好像不难,家庭作业总是一下子就完成了。 飞翔三次测验,两次错一题,一次全对。一个学期就结束了。但这个学期,阿迪追赶上市奥校的精英了么? 五、差距 六年级的寒假,到了盘点一学期的效果,找找与华杯赛实战差距的时候。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于是,上网找资料,上书店买书,搜集与华杯赛有关的信息。小学奥数网广州站、华杯赛官方网站(www.huabeisai.cn)、中国家长社区(北京的,后来这个站不给外地IP进入)里有好多信息。书就买了开明出版社的赛前冲刺等好几本。 几套模拟题做下来,形势不是小坏,而是大坏。 第一,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奥数,对一些基础类型题不掌握,暴露出好多知识空白点。这在飞翔的测验中也显露出来过,老师说,“这样的题你怎么会错?” 阿迪默默无语,心里说,“我就是不会啊。” 没有学过,当然不会! 那就学呗。 于是,一本奥数基本题型的书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 ——把这本书过一遍。 ——…… ——就当是寒假作业。 ——好吧。 追赶了半天,还是得补基础!额的神呀! 第二、看不懂符号。我怎么着都有高中数学的底子,愣是看不懂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3!、≡、[x/2]。阿迪怎么会看得懂! 所谓理解要做,不理解也要做。 《华杯赛赛前教程》(开明出版社)只有五章,但章章都不好搞。 第三、初赛题与复赛题的差距。初赛题与复赛题的难度差得很多,不是一个水平级的。阿迪看初赛题还有思路,看复赛题就呆了。特别是那些数字谜、数论型综合题,简直不知道怎么办!赛与赛之间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学了一个学期,追赶了半天,比上不足啊!尽管比下有余(这也奥数残酷的地方,也难怪有人要骂奥数比黄赌毒害人更深)。 前辈教导我们,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向高标准看齐! 阿迪要一边打基础,一边盖高楼。基本题型做一本,赛前教程啃下来。我也顺便学学数学中感叹号和中括号有什么高深的含义。 六、革命化的春节 基本题型那本书有35讲,每讲5个题型,每个题型有3道题,那就是525道题。 赛前教程倒是只有5章,每章30道题,合计150道题,可是它的基本知识和例题讲解让人看了头都大了。看不懂例题,就做不出后面的练习题。这事地球人都知道。看例题成了解决这本书的关键。 人生苦短,寒假苦短。然而寒假短短的4周,竟然还有个春节!这不是害人吗? 大年三十,休息了一个晚上。 大年初三,不知道是完成一项什么作业,放松了一天。 这个寒假,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 ——孩子瘦了。 ——是长身体的时候,人往高处长,自然就瘦了。 ——孩子瘦了。 ——脸上还有肉,没有瘦啊! 过多的脑力劳动,这才是瘦的真正原因,当时却不以为意。 对了,孩子的锻炼没有停止过,几乎每天都打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羽毛球。但他喜欢的围棋,整个寒假却只下了几盘。无论输赢,他都很高兴。 围棋才是他真正喜欢的东西。父母却拉着他往奥数上跑。一提起这个问题,我就无语。 寒假,尽管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但两本书的任务没有完全完成,赛前教程还有一些没有弄懂。 七、好消息和坏消息接踵而来 本来以为飞翔有40个名额参加初赛,没想到市教育局公布的文件中,飞翔的名额没有了。越秀区倒是有120个名额,但越秀区的名额是怎么分配的,搞不清楚。挠头啊! 可是飞翔寒假前有说下学期一开学就测验,是关于华杯赛的。不管如何,搞好这一次测验先。用半天时间复习上学期学的知识点。测验虽然错了不知一道还是两道,但还不错,进入了飞翔的前40名(对了答案,有同学全对,很厉害)。 飞翔召集这40个人的家长秘密开会,要求不外传,以免引起误会。其实没有什么保密的内容:一是按成绩选出这40个人,可以插班到市奥校加强班(奥校的加强班早就开始,飞翔只参加他们最后的六次课),每人240元学费,不想参加的现场决定,名额顺着给其他人;二是参加加强班的人基本上是预位决赛的,除非你小孩成绩实在太差(也许这一点需要保密,但教育局文件中,对区是否举行初赛也没有统一规定,也就是说直接参加决赛也是可以的。更何况,华杯赛官方网站还公布了一道初赛的题,说明初赛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的)。 这次会议给了一颗定心丸,华杯赛的初赛不必紧张了。 虽然飞翔给了个定心丸可以不参加区的选拔,但学校却传来消息,所有六年级学生都要参加数学测试,阿迪学校有6个名额。没有什么意外,考了个全校第一。由于飞翔允诺在先,阿迪可以不必占用学校这个名额。 一切好像都顺风顺水,该准备模拟初赛了。每次在规定的一个小时内完成10道模拟题。第一次,对8道错2道;第二次,对7道错3道;第三次,仅对1道题。 10分! 问题很严重! 问题相当的严重!! 光说问题严重不行,得找出原因才行。 额的神哟! 它求边长,你算什么面积;它一天转两圈,你按一天一圈算;它是甲比乙快,你反过来想…… 阿迪流泪了,无声地流泪,默默地流泪…… 这不是他的水平,但这又确确实实是他做出来的! ——吃一堑,长一智! ——不要着急,仔细看题。题目中的条件都是有用的(这也绝对,但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 ——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想清楚了再动笔! ——不要求你所有的题都会做,但要保证你做完的每一道题都对! (祸根啊最后这句话!要知道阿迪是个矫枉过正的家伙!) 八、初赛 开学了,作业也多了,语文还会布置作文或读后感(写这些要多花些时间)。用在奥数上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了。但华杯赛已进入倒计时,3月14日初赛,4月11日决赛。问题摆在面前,怎么办? 至少要把第14届的赛前教程过一遍吧,虽然前面已经过了一遍13届的教程,但其中的难题并没有解决,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 ——每天做一个小时的奥数。 ——不行就半个小时。 ——实在没有时间就算了。 还好,基本每天都能抽出做题的时间。 八点钟之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八点钟至九点半间,打羽毛球,洗澡。 九点半到十点半,做奥数。 初赛很快就来了。照惯例,考前一天晚上不学习、不做题,打完球,父子到大学校园里转悠。 睡了个懒觉,因为奥校的加强班在周六上午八点钟,前几个星期都要早起,初赛反而可以起得晚。 奥校外边人头挤挤,家长交头接耳,不时看看表,不时抬头向校园里望。 一个小时既漫长又短暂。 终于有学生出来了。家长纷纷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我却看不到阿迪,反而,他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到校门口找到我。 立马找同学对答案。 没想到,第一题,这种二年级就会做的题,阿迪错了。 他说,试卷印得不是很清楚,是复印的,以为最后一个图形那里是漏油墨。 幸亏他没有在其他地方继续“漏油墨”。 初赛试题出乎意料的简单,满大街都是满分的孩子。难不成错一题就名落孙山? 谁知道奥校这2023个人中会不会有600个满分?或者,满分和错一题的超过600个人,那么,阿迪还有没有决赛资格? 尽管飞翔有预位决赛的说法,但没有拿到准考证,一切都是未知数。 幸好,小道消息说,满分的160多人,而不是610多人。 华杯赛决赛,阿迪来了。 九、冲刺 其实,冲刺从寒假就开始了,冲的时间有点长。 最后四周的冲刺,还是按部就班,把《赛前教程》过完,DOWN几套华杯赛练习题做做,反而轻松了一些。 忽然想起,华杯赛初赛前一、两天,在华杯赛官方网站的论坛中,看见有人发初赛的第10题,连题号都写出来,可是当时并不知道回事。后来看了初赛题,才发现应该有人提前知道题目。——这是题外话,但觉得华杯赛里边可能也有什么猫腻。 赛前动员: 一、你做难题的能力很强,决赛难度大,更适合你; 二、填空题不需要解题过程,最适合你的跳跃式的思维方式; 三、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弃一、两道题,失去二、三十分,还是可以得奖的; 四、要知道试题在考什么?(考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出题的人想在哪里骗人? 五、要保证做了的题都对。(我又强调了一遍) 广雅中学真是环境优美,可惜是荔湾的学校…… 一个半小时后,很多孩子面无表情地出来了。 这次,我看到阿迪,他平静的脸上有笑意…… 十、不是结束的结束 一看阿迪的表情,我想有戏了。这是他赢棋后的标准表情! 他慢慢地走过了,我一把就抓住他的手,一起往外走。 ——怎么样? ——还行。打铃的时候把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写上去。 ——……(好消息是做完了,坏消息是肯定没有检查) ——第十道题没有做。 ——不会做吗?(又是坏消息) ——没时间。 ——这么紧啊? ——是啊,最后一秒钟才搞定最后一道题。 ——……(看来是跳着做,可是你怎么还笑得出) ——做第十题的时候,我在草稿上对错行了。赶紧回去检查前面九道题,每道题都验算了一遍,没有错。 ——怪不得。那不是花了十几分钟? ——可能吧。也可能就几分钟。我不知道。但我保证前面九道题都对,有90分。你说的,保证做过的题都对。 ——做过的题都对,是要在做的过程中就知道是对的。没有说做试卷的过程中花十几分钟来保证。(误会大了) ——可能就五分钟。 ——最后两道大题都做出来,第十三题飞翔出过还要难一点的,我们做过了。第十四题也做过这类题,比《赛前教程》的要简单好多,计算量小好多。 ——这就120分了,不错不错。 下午至晚上在网上乱转,终于找到所谓评分标准,估分可以有130-135。 ——不知能拿几等奖? ——不知能拿几等奖? 以下省去2023次句。 前几天心想,至少会有三等奖。 后来查了08年的分数线,居然可能一等奖。可是,分数线不是死的,要看别人考得怎么样。 ——不知能拿几等奖? ——不知能拿几等奖? 再次省去2023次句。 放榜了,是学校老师打来电话。一眼就看到阿迪的名字。 狂喜。 努力了,得到了。 但也有同样努力了,却没有得到的同学。 华杯赛结束了。 就当它是一个游戏。 如果没有这样的升中政策,阿迪可能不会这么努力去学奥数。 但华杯赛结束了,还有很多事情压在阿迪的肩上:5月10日小学生英语竞赛,5月16日华附入学考…… (阿迪大叔执笔) 点击e度教育社区,与作者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