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4日,是郑州市区小升初报名时间。 郑州外国语中学接收6个班的推荐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就近分配时,以居住区为准分配入学…… 昨日,郑州市中招办面向社会公布了今年小升初招生政策,及郑州各区的招生计划,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仔细看看这两版。 【普通学生】 要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就近分配 今年,郑州市区小升初招生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具体入学办法是: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 往年,不少家长会对按家庭住址分配的学校有异议,今年,学生就近分配依据的家庭住址到底是什么?政策规定,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 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凡跨区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审核其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审查得过“五关” 就近入学,审查小学毕业生的家庭地址是关键。 为让孩子划到好学校,有些家长将户口提前转入热点学校片区,而事实上,小升初家庭住址认定需要过5道关: 毕业生本人或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23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 毕业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审查证件,包括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等,同时深入毕业生家庭调查。审查结果要张榜公布。 之后,学校核查。由毕业小学,按社区居委会,深入毕业生家庭核查。核查结果也要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第四关,区中招办组织的复查小组对小学核查的结果进行复查。 最后,由郑州市中招办对各区中招办的调查结果进行抽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带齐5证件,在居住区入学 往年,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希望让孩子在自己工作的区域入学。 今年,郑州市中招办特别明确,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就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 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 按政策,各初中学校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不按就近分配入学的,不享受分配生待遇;不准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学校要均衡配备任课教师。 不得拒收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在郑借读条件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并且不能收取借读费。 凡在招生工作中违纪舞弊者,将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特殊学校】 郑州外国语中学招6个班推荐生 今年,郑州外国语中学共招8个班(不含郑州教育艺术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分团特长生),除2个班按就近分配招生外,6个班由小学毕业学校按1∶1的比例推荐入学,推荐生班数比去年多了2个。 今年,郑州外国语中学面向中原区招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迎宾路办事处、老鸦陈办事处、新城办事处、长兴路办事处、刘寨办事处)、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招4个班。 对于郑州外国语中学招收推荐生的方式一些家长表示担心:是不是学校想推荐谁就推荐谁?小学校长的权力是否过大? 对此,郑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小学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同时,要对全校学生和家长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照顾对象】 三类学生享受照顾 在不违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三类学生可享受照顾: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对驻郑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予以适当照顾;对河南省委、省政府派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队队员的子女予以适当照顾。 【附录】 郑州市部分局属初中招生计划 今年郑州市局属初中计划共招生328个班,其中包括扩招2个班,倍增计划22个班。另外,市区区属学校初中计划招生142个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