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清宫旧藏鼻烟壶的时尚风潮

[复制链接]

清乾隆 玻璃胎画珐琅人物鼻烟壶

鼻烟(snuff)源自西方,早期被翻译成“士拿乎”,在清康熙时期已经传入中国。它是由发酵烟叶细末调香而成,服用时将粉末直接吸入鼻中,有通嚏轻扬之效。“士拿乎”的翻译或可反映当时鼻烟稀少而珍贵的情况,仅限于宫廷、王公贵族、士大夫之间流通。

清雍正 玻璃胎画珐琅竹节式鼻烟壶

十九世纪 瓷胎黄釉玉蜀黍形鼻烟壶

清乾隆 蓝色玻璃描金葫芦鼻烟壶

清光绪十一年(2023) 周乐元水晶内绘渔牧图鼻烟壶

十八世纪玉瓜鼻烟壶(一组十件)

十八至十九世纪玛瑙巧雕老僧观狮鼻烟壶

十九世纪瓷胎绿釉荷叶形鼻烟壶

十八世纪珊瑚竹节式鼻烟壶

清乾隆玉夔龙鼻烟壶

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四十三件,贮于莳绘漆盒

不同于西洋用盒盛装这种轻细的粉末,清代宫廷将其改成小口、广腹带匙盖的鼻烟壶,成为当时的时尚风潮。从早期的各色玻璃到套玻璃的使用,到不同矿石牙角材料的雕刻,再到金属胎画珐琅以及极难烧制的玻璃胎或是瓷胎画珐琅,甚至模制葫芦工艺的应用。后来鼻烟壶发展出专属的内绘技法,几乎囊括当时各种制作工艺于小瓶的方寸间。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大量清宫制作的精美鼻烟壶。观赏各种材质的作品,从雕刻、烧制、琢磨等工艺角度理解其制作及所呈现的时代特色,用于珍藏、日常到赏赐等不同目的,看到清代工艺之缩影,更是清宫微型艺术之经典。从技法的创新,到各类材质所展现之技艺,以及使用与欣赏的各种意境,能够体会清宫制作鼻烟壶的新艺境。以下是几点研究思考:

1.玻璃在康熙朝是新颖的材质,因为透明且有各种颜色,故以“极可爱翫”来形容。在单色玻璃上可琢制、雕刻、描金,同时也发展出洒金、绞胎等技巧。又使用画珐琅,在玻璃胎上绘制烧造出缤纷绚丽的鼻烟壶。画珐琅也是当时的创新工艺,与金属胎结合,创造出精美华丽的风格,甚至利用金银,以雕刻、镶嵌呈现造型与技法之独特。此外,将不同颜色玻璃叠套再加以琢制,成为崭新的套玻璃工艺。后来甚至还发展出属于鼻烟壶独有的内绘技法。从材质到技法是鼻烟壶工艺之创新。

2.各种胎体的出现,丰富了鼻烟壶创作的领域。玉石类开启宽广的想象,结合传统雕刻技法,有老玉改件或复古纹饰之运用,以及动植物造型,还有单纯呈现矿物纹理,令人目不暇接。有机材质则利用精良的工艺,展现各种主题且特殊的瓶体造型。此外,瓷胎除了粉彩之运用外,也有结合模具,呈现出有趣又多变的世界。

3.鼻烟壶的使用,在当时引领风潮,从早期进口的昂贵鼻烟,到后来自制产品,使得鼻烟壶尺寸从小巧细致到大可盈握,成为一种时尚。搭配材质各异的烟碟,有旅行或家居使用的成组鼻烟壶,甚至成盒作为陈设赏玩,更有拿来赏赐。

可以想象到,在桌几或榻上吸着鼻烟且欣赏着鼻烟壶,是清代时期特有的时代风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