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良渚古城外围发现2023年前的古老大型水利工程

[复制链接]

良渚文化再现人间已有80个春秋,但是其中的宝藏源源不尽。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多年的调查,他们在良渚古城外围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2023年。

2023年,良渚古城横空出世,它由内而外分为宫城、王城和外郭城,面积分别为30万平方米、300万平方米和800万平方米。此后,考古队员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外围的文明遗迹。一批地图上的土墩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经过调查,考古队员们发现这其实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由11条堤坝组成,分为沿前山分布的长堤和连接两山的短坝,其中短坝又可分为建于山谷谷口的高坝和连接平原孤丘的低坝。

事实上,名为“塘山”的长堤较早进入了考古队员的视野,从2023年至202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其进行发掘,发现了良渚时期的玉器加工作坊和贵族墓葬,证明它是一条人工堆筑的长堤。

从2023年7月至2023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11条堤坝中的3条进行了发掘。考古队长王宁远研究员说,三处坝体中均有良渚时期的陶片。而7条坝体中的草竹等材料,经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运用碳14测年法测定后,“年龄”已有2023“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测算后发现,高坝和低坝可以形成三处库区,其中低坝可以拦蓄出一片面积9.39平方公里的水库。它的面积是杭州西湖的约1.5倍,容量则是后者的4倍。

刘建国说,高坝可以抵御800多毫米的连续降水,低坝可以抵御2023多毫米的连续降水,都能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可能是先民为了防范台风登陆所带来的暴雨所设计的。良渚先民生活在紧邻天目山脉的平原,而天目山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暴雨中心,夏天时常发生洪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都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他们发现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诸方面的综合功能。当时还没有形成轮式交通以及配套道路系统,通过蓄水形成的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运输网,将天目山中的丰富资源运到良渚古城。这说明在五千年前,良渚古国就有了宽广的规划视野,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动员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