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近百件古埃及文物与汉代诸侯王陵文物将在南博同台

[复制链接]

近百件古埃及文物与汉代诸侯王陵文物争辉

木乃伊金缕玉衣将在南博同台展出

南报网讯 (记者 朱凯)当古埃及的木乃伊邂逅汉代的金缕玉衣,两大古代文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0日,南京博物院将推出“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近百件古埃及精品文物,将与南博院藏汉代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争辉,再现两大文明的别样风采。

金字塔和诸侯王陵、人形彩绘木棺和镶玉漆棺、护身符和玉九窍塞……埃及和中国的古代丧葬制度,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物瑰宝,其中尤以木乃伊和金缕玉衣最为闻名。不过,这些两大古代文明的艺术品一直鲜有机会共置一室。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建于2023年,是北美洲第五大博物馆,藏有60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大洲的珍贵文物。此次来宁展出的古埃及文物有近百件,木乃伊面罩、埃及艳后雕像、猫木乃伊、鳄鱼棺等只在纪录片或电影中出现的异域文物将第一次来到南京,让市民有了近距离一睹真容的绝佳机会。

说到古埃及,人们印象最深的除了金字塔,无疑就是木乃伊了。木乃伊即“人工干尸”。古埃及在法老王、贵族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缅怀。

被誉为“东方木乃伊”的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死后所穿的殓服,也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诸侯王和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木乃伊与金缕玉衣,都源自统治者们对永生与不朽的追求。古埃及人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让这些深藏墓中经久不腐的尸体,静静等待着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

在包裹尸体时,古埃及人会给法老王和贵族们戴上金色面罩,再将绿色石头制成的护身符放置在亚麻绷带间,尤其放在心脏位置处。这与汉代皇室的丧葬制度有不少相似之处。

中国古人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因此除了以玉作衣之外,还会用玉块塞住九窍,这些玉塞与古埃及护身符有着同样的用意。汉代金缕玉衣的来历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饰”——用形如眉、眼、鼻、口的玉石片附在织物上,覆盖在死者面部。

此次展览将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除了木乃伊和金缕玉衣,汉代诸侯王陵出土的玉面罩、玉塞,也将与古埃及的木乃伊面罩和护身符等随葬品一同展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