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静物写生》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上堂课《学构图》的学习,运用已学的构图知识用线条表现一幅静物写生作品。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欣赏及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把具象的现实静物用多种线条进行勾勒,并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把它们装饰的更合理,更富有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术体验,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传递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构图知识,尝试用线描的绘画形式表现事物。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线条把事物表现的更有创意,更富有美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学生观察欣赏、交流、分析、体验,并通过教师演示从中了解线描的绘画方式。可以采用“观察欣赏——交流——分析总结——联想创造”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有效的理解线描的绘画方法,及运用已学构图知识表现出一幅富有创意的线描静物写生作品。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文具、小装饰品或水果。一块漂亮的桌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 导入新课 摆一摆 运用上堂课已学构图知识把自己准备好的文具,小装饰及水果摆成喜欢的画面。 教师在讲台前和同学们同时摆一摆,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构图心得,引出课题:静物写生(可以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如: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变化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交叉线构图、椭圆形构图、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叉形构图、十字构图、斜线构图、S形构图、向心式构图、放射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九宫格构图,L形构图) 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上党课所学构图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欣赏感悟 欣赏静物写生作品:(包括水粉、水彩、油画,线描) 欣赏水分水彩及油画静物写生作品。 欣赏线描形式的静物写生作品。 提出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构图方法?(三角形构图.叉形构图) 你觉得作品的哪部分吸引你,哪部分画的精彩?(色彩、构图形式,线条排列。) 线描静物写生作品与其他形式的静物写生作品有什么不同?你觉得画面中哪里画的精彩?画面和实际事物一样吗?(用线条表现,没有色彩,更有趣。花瓶里面编制线条部分精彩,画面添加了自己的联想,比实物更有意思,更有装饰性。) 通过多媒体欣赏不同的静物写生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各有特点及优势,同时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线描静物写生绘画方法,从感悟中吸取绘画经验,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观察感受 教师演示 师:看看刚才我摆的静物是什么构图形式呢?想不想看看我是怎么用线描表现的呢?(教师演示) 提出问题: 线描静物写生的绘画步骤?(1.确定位置2.画出轮廓3.设计线条) 静物写生时用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波浪线、点,闪电线等) 静物写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摆一摆的操作环节,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感受不同构图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并能通过观察欣赏了解线描静物写生的绘画步骤及注意到的问题。 尝试体验 教师出示一件实物请同学们用线描的形式表现。 学生尝试体验线描表现实物。 学生初步尝试线描静物写生的局部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绘画的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分析总结 展示自己的线描作品,同组同学交流,分析优点、不足,教师点评总结。 通过观察、欣赏,交流等环节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其绘画方式,感悟发现,分析总结,充分解决本课重点。 联想创造 通过上个环节的交流总结,学生了解了线描静物写生的基本创作方法。 欣赏学生作品,把刚才摆好的静物写生造型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提出作业要求:用适当合适的线条进行排列。3.轮廓勾勒以后加上自己喜欢的线条。 通过学生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及动手能力,解决本课难点。 学生自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不足,怎么样改进,加深对线描静物写生的理解,为以后创作更多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