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第1课时学案 总课时 第 05 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 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从多个角度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习、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之间彼此联系。 教法学法 欣赏、讨论、交流、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自主学习 1、认识色彩: (1)色相(六个基本色相)——红、黄、蓝、橙、绿、紫; 纯度、明度。 2、自主学习:完成教材P16页的两个“思考·练习”。 二、展示交流 色彩与情感表现 1、《猴子吹号》、《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在希望的田野上红、黄、蓝强烈对比;《猴子吹号》:采用民间绘画惯用的饱和强烈色彩,营造喜庆气氛。 2、练习:教材P15页下的“思考·练习”。 三、智慧引领 1、引导欣赏:教材P14页凡·高的《向日葵》。 用色、用笔很有特点:响亮的黄色、奔放有力的笔触;浮雕般厚重的花朵像一团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像喷射的火苗,粗犷豪放;绿色背景衬托,画面明暗关系减弱,笼罩着一种灿烂、耀眼的黄色调。 2、结论: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很重要的手段。 四、训练拓展 1、拓展提高:教材P17页的色调及作品欣赏。 《初冬》、《秋深》、《暮春三月》、《冰荷》。 2、作业:教材P17页的学习活动一: 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彩和笔触,并用改变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办法使色彩层次丰富,体验画面色调改变后的新感受。 1、学生体验色彩与人的联想, 2、完成练习:教材P16页的两个“思考·练习”。 1、学生交流。 2、练习:教材P15页下的“思考·练习”。 学生感受、体会…… 1、学生欣赏、分析。 2、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