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第1课时学案新湘版 总课时 第 10 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5课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共 2 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学习有关民间剪纸艺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民间剪纸的表现方法,完成剪纸作品一件,表现节日的喜庆心情。 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气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剪纸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特点。 体会如何表现吉祥如意的特点。 教法学法 欣赏、探讨、讲解、演示、制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知识回顾导入 1、出示两张剪纸图片。 喜上眉梢(谐音),鱼跃龙门(寓意)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剪纸的表现手法 学生学习剪纸的步骤:绘形展示绘形稿,绘出作品的轮廓线;用剪刀减去大的面积;细致刻画。 三、剪纸的基本技法 1、阳刻:将图案中的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2、阴刻:将图案中的花纹剪(刻)去,形成镂空效果,要求线线相断。 3、阴阳刻结合: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阳刻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四、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1、纹样:锯齿纹、月牙纹等。 2、认识莲花,莲的寓意:幸福、甜蜜、美满、长寿。 五、设计与制作: 用四个字概括这个过程就是:折、画、剪、贴。 教师然后巡回辅导。 六、评价总结 学生分析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吉祥的。 听讲领会并尝试练习。 学生听讲领会,并尝试练习不同的技法。 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其用途 1、练习不同的纹样。 2、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设计、制作, 互评、自评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