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文具小管家 教 学 目 标 1.以纸材为主,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法设计制作漂亮又实用的文具小管家。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因材施艺的设计造型能力。 3.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法设计制作漂亮又实用的文具小管家。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光盘、视频展示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23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 二、体验发现 1.“在上课前我们来搞个小比赛,要求把一些摆放凌乱的文具整齐的放到这个漂亮的“文具小管家”里,比比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把它做好。” 2.引导学生上台有序摆放,了解文具小管家的作用和特点,引出课题。 三、交流评析 1.请同学欣赏书上的文具小管家,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来分析它的制作方法。 2.集体交流文具小管家的制作方法。 (1)制作材料:大小不一的纸盒 (2)制作方法:裁剪、粘贴 (3)制作步骤 3.“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文具小管家?” 四、活动体验 1.“请你利用带的材料构思并制作出自己的文具小管家。 2.教师巡回指导。 第24课时 一、活动体验: 1.请学生把制作好的文具放入文具小管家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2.师生共评: (1)你觉得你的文具摆放有序吗? (2)你觉得你的纸盒组合的造型怎么样? (3)你运用了什么装饰方法,你对自己的作品你满意吗? (4)对同学的作品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二、欣赏拓展 1.请同学们欣赏书上的其他文具小管家,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来分析它的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从设计的合理性、造型的精美度、制作的精致程度等方面评价。 3.出示一些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文具小管家作品,激发学生课余再创造的热情,将课内的创作学习延至课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打扮生活。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第10课 风铃叮当 教 学 目 标 1.在运用绳线进行捆、绑、扎等精细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准备 课件、光盘、视频展示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25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材料情况。 二、听一听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教师摇晃风铃,使之发出声音。 2.这么美妙的声音是由董老师制作的风铃发出来的,同学们对风铃有什么认识? 三、看一看 1.教师出示风铃,说说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书上有几种不同类型的风铃,你能说说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3.了解风铃组合的注意事项: (1)这些风铃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吗? (2)教师小结:两个铃铛之间相距地距离不可太远,,可有序悬挂,如陀螺状、阶梯状均可。 4.了解风铃装饰的注意要点: (1)这些风铃的装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装饰要从材料出发,捆扎、剪贴、都要考虑如何更好的突出材料的特质。 第26课时 一、说一说 1.你今天带来了什么材料,在小组内交流你打算怎样制作风铃,相互听听,看看谁的创意最好? 2.说说你们小组的分工情况。 二、做一做 1.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串风铃。 2.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 1.把你们做的风铃放在桌面上,然后下到其他小组相互参观交流,看看谁制作的风铃是你最喜欢的。 2.师生共评。 3.打开电风扇,请学生把各自做的风铃提起,使之听到风铃悦耳的声音。 四、总结。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第11课 六面怪脸 教 学 目 标 1.能掌握“六面丑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掌握“六面丑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27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戴着怪异的六面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创造情境:我们今天要开展个“化妆舞会”,盛情邀请所有的同学们参加,在活动开始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活动道具—六面怪脸。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了解六面体的制作:每组发一个已做好的六面体,让学生自行拆解并组合成原型。 2.请学生发言如何制作六面体,教师总结:“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发现六面体是怎样制作的?请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3.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小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4.指名学生代表上台示范制作六面体:我想请一名同学上来示范你如何制作六面体。 三、总结 第28课时 一、学生做画 1.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让学生欣赏一些六面怪脸:今天到场的嘉宾还真不少,同学们愿意认识这些新朋友吗? 2.请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位新朋友,为什么喜欢它? 3.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百宝箱”,它能帮助同学们制作好六面怪脸,欢喜顺利的参加这次“化妆舞会”。 二、评赏作品 1.假设你是这次舞会的邀请人,你会邀请哪个六面怪参与呢?并说明原因。 2.还有谁愿意说说?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想说,那么现在带上你的邀请星去找你所想邀请的伙伴。 三、以舞会的形式结束本课。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第12课 可爱的班集体 教 学 目 标 1.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29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吗? 导出课题:可爱的班集体 1.引导:你们对现在的班集体环境满意吗?如何把它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班集体呢?请同学们想想后说一说。 2.引导想象:现在同学们可以把设计的方式进行大胆想象,构思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想得有创新性。 三、新授 1.欣赏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 2.请学生说说你打算如何装扮你的教室。 3.如果在节日里你又想如何装饰你的教师呢?(在节日里应该体现出欢庆的气氛) 4.你知道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漂亮的装饰品吗?(蜡光纸、皱纹纸等) 四、制作装饰用品 1.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两件装饰班集的饰物。(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 五、课堂评价: 1.作品展示。 2.学生相互评价、交流。 六、课堂小结 第30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欣赏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和趣事。 2.“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特别的集体照。”引出课题:纸版画 3.出示“我爱我班”大幅白色底质、底纸。 二、欣赏分析 1.欣赏课件:版画源于古代印刷术,美术活动的版画有木刻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拓印的不同有黑白版画、套色版画等。纸版画是其中的一种。 2.欣赏图片教材,提问:“这幅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师生总结,教师板书:个人制版、集体拓印。 三、尝试探索 1.观察:照一照,你认真观察过自己的脸吗?用带来的小镜子照照,观察五官的特点。 2.画形:概括、快速的把自己的快乐的表情画下来。 3.自学教材,了解制作程序:套剪,粘贴,滚涂。 4.尝试发现: 剪:用卡纸套剪,剪出外形,其中一张分解,剪下五官及头发。 贴:学生上台尝试,在脸上拼摆五官。 涂:用油墨滚筒在纸板上滚上墨色。 拓印:让学生尝试,看效果。 四、总结。 第31课时 一、个人制版 二、学生自主完成底板。教师进行指导。 播放音乐。 三、集体拓印 1.请一个学生拿自己的作品上台,教师负责滚涂墨色,学生尝试拓印。 2.师生共同总结拓印的技巧:要在底板背面反复摩压,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按压、使得头像更加清晰,层次分明。 3.清另一名学生上台拓印。提问:“你觉得印在什么地方好?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自己作品的位置、大小对整体作品的效果。 四、评价小结 1.学生互评:你觉得那张作品最成功? 2.对我们今天的合影满意吗?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建立对班级集体正确的情感和态度,但不必过于牵强,给学生的发言“贴标签”。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第13课 彩墨游戏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了解水墨画的特性,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尝试进行创造表现。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难点:尝试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光盘、彩色水笔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32课时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二、新课新授 1.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 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 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 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 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3.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4.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画 1.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交流经验 1.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 2.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 第33、34课时 期末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