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快乐飞车》 教学目标: 1、观察汽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车。 3、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有趣的车。 4、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动手制作、绘画汽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领略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有趣的车。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收集汽车的图片材料及带绘画工具情况。 二、欣赏感受 1、请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汽车图片材料拿出来,与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它们。 2、欣赏同学们带的汽车模型,说说汽车的外形结构。 3、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车具有哪些特色,如有的车的细节局部有特色,有的车由于功能需要,从外观上可突现出机车的零件等。 三、学习指导 1、汽车一般都由哪些部分组成?(车头、驾驶室、车厢、车轮) 2、除了汽车的这几个大的组成部分外,汽车还有哪些部分的特征和细节?比一比谁列举得又都多又正确。(车轴、螺丝、车窗、反光镜、前后几两侧车灯、刮雨器……) 3、引导学生从各类汽车的大体特征和侧面造型入手,来分辨形的特征及如何描绘自己最想表现的汽车外形。 四、创造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造型能力进行有选择性的绘画表现。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1、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纸盒等手工制作的工具 二、欣赏激趣 1、请同学们拿出你上节课画的小汽车,与本节课学习制作的小汽车有什么区别?(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2、请看到书上左上角这辆“小汽车”,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如果你也想做一辆有趣的车,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车的哪个部分?” 三、材料分析 1、纸盒:要注意纸盒本身的长短、厚薄、大小巧妙的组拼。 2、牙签等细木棍可用来做后视镜的支点。 3、色卡纸可用来添加车身等其他的图案。 四、方法选择 1、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组拼汽车的车身。 2、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做出车窗、车门、车轮、车灯等部件。 六、自主表现 1、学生可以以小组共用材料,独立制作的方式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七、评价欣赏 今天我们来举办个“小小汽车展示会”,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推选组内最优秀的小汽车来参加“汽车展示会”。 第三课时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第二课时)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个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 (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1、将图片进行恰当的组拼,提示学生选择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师示范,学生参与讨论,提示学生制作“汽车”要美观。 3、对比欣赏学生作品。 (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选材、制作、装饰等问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一辆你喜欢的汽车。 2、学生作业。 3、学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车”。 (明了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愉悦中积极的实践探索、创作表现。) 五、赏析评价,课题延伸 1、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2、欣赏能动的“汽车”,教师小结全课。 (通过评价与赏析,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第九课《文具小管家》 教学目标: 1、以纸才为主,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法设计制作漂亮又实用的文具小管家。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因材施艺的设计造型能力。 3、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用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精美的“文具小管家”。 2、体验参与美化生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 二、体验发现 1、“在上课前我们来搞个小比赛,要求把一些摆放凌乱的文具整齐的放到这个漂亮的“文具小管家”里,比比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把它做好。” 2、引导学生上台有序摆放,了解文具小管家的作用和特点,引出课题。 三、交流评析 1、请同学欣赏书上的文具小管家,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来分析它的制作方法。 2、集体交流文具小管家的制作方法。 3、“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文具小管家?” 四、活动体验 1、“请你利用带的材料构思并制作出自己的文具小管家。 2、教师巡回指导。 五、欣赏拓展 1、请学生把文具放入制作好的文具小管家里。 2、师生共评(引导学生从设计的合理性、造型的精美度、制作的精致程度等方面评价) 第十课《风铃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在运用绳线进行捆、绑、扎等精细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动手制作能力。 2、了解风铃发声的原理,在生活中寻找可代替的材料制作风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带材料情况 二、听一听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教师摇晃风铃,使之发出声音。 2、这么美妙的声音是由董老师制作的风铃发出来的,同学们对风铃有什么认识? 三、说一说 1、书上有几种不同类型的风铃,你能说说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2、除了这些材料外,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你今天带来了什么材料,在小组内交流你打算怎样制作风铃,相互听听,看看谁的创意最好。 四、做一做 1、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串风铃。 2、教师巡回指导。 五、看一看 1、把你们做的风铃放在桌面上,然后下到其他小组相互参观交流,看看谁制作的风铃是你最喜欢的。 2、师生共评 3、打开电风扇,请学生把各自做的风铃提起,使之听到风铃悦耳的声音。 第十二课可爱的班集体 教学目标: 1、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重难点: 1、关注班集体的环境,美化和装饰教室。 2、学会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班集吗? 导出课题:可爱的班集体 1、引导:你们对现在的班集体环境满意吗?如何把它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班集体呢?请同学们想想后说一说。 2、引导想象:现在同学们可以把设计的方式进行大胆想象,构思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想得有创新性。 三、新授 1、欣赏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 2、请学生说说你打算如何装扮你的教室。 3、如果在节日里你又想如何装饰你的教师呢?(在节日里应该体现出欢庆的气氛) 4、你知道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漂亮的装饰品吗?(蜡光纸、皱纹纸等) 三、制作装饰用品 1、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两件装饰班集的饰物。(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 四、课堂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水墨画的特性,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尝试进行创造表现。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二、新课新授 1、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3、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4、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画 1、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交流经验 1、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 2、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