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人教版教案集(苏教版) 课 题: 我的梦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理想巩固各种绘画方法 2.用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用学习过的并已经掌握的画法来表现出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水彩笔,颜料、钢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领袖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成为他学习的动力。许多伟大的成就,就源于儿时的梦想,美丽的梦给人力量。 2. 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啊?你能用画面表现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的梦想画出来吧。 二.新授 1. 欣赏 《长大后我是一名电脑专家》水粉画表现出小作者自己长大后的理想:从事电脑工作,把人物的年龄、工作都表现出来。 《我想成为健美冠军》钢笔画 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出正在做健身活动的人们,线条简洁、流畅。 2. 讨论 ①除了用水粉画、钢笔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②你的梦想是什么? 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画些什么内容来表现你的理想。 突出主要人物即长大后的我,在画面中占有绝对的位置,并能画出我从事的工作即的梦想,如你的理想是老师。那就画你在上课的情形,如你的理想是医生,就可以画看病的情景。要选择典型的场面来表现,然后添加背景。 三.布置作业 用你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表现你的梦想 四.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课 题: 重复的形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 3.掌握重复的形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重复的形的构成 教学难点:用一个基本形创作出重复的形 教学准备:水彩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写作文时,如果将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不断重复,势必显得非常罗嗦而乏味。但将一种形不断重复形成一个长长的重复的形,却能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重复的形 二.新授 1. 什么是重复的形? 就是将一种形状不断重复在一个画面里,可以构成重复的形,这种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常用的基本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五角星、六边形等,边数越多的多边形一般不常用。 2. 打开书本,欣赏书本上的重复的图形,让学生指出每幅图的基本形分别是什么? 3.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重复的图形吗?在哪里见过? 4. 地上的瓷砖一块块排列 屋顶的红瓦一片片连接 衣服上的花儿朵朵相同 图案里的纹样反复不断…… 三.布置作业 选择生活中的有趣的重复的形画出来。 课 题: 渐变的形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习渐变构成的基本知识 3.掌握渐变的形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渐变构成的基本知识并能绘制 教学难点:掌握绘制渐变的形的方法并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水彩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同学们喜欢吹泡泡吗?老师不仅喜欢吹而且喜欢把泡泡吹得大大的,请你观察一下泡泡变化的过程。 2. 如果把它变化的过程画下来的话,可以构成渐变的形。 二.新授 1. 欣赏 《渐变的圆形》,不管从横排还是从竖排都是由圆形渐渐变化成椭圆形的。 渐变的苹果》,由苹果变成心形 《渐变的树》,由松树变成鸟 《现代建筑中渐变的形》,铁塔从下往上渐渐变小 《渐变图形》,由大雁变成鱼 2.铁塔层层变小,苹果慢慢边尖,在埃舍尔的画里,鱼儿渐渐变成大雁…… 这些都是渐变的形,这种有规律的变化,需要我们去发现。 3.讨论 ①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渐变的形 ②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4.绘制渐变的形 ①选取一种形 ②让形不断的变化,并按规律排列 ③设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生活中有趣的渐变的形画出来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显示: 1、观察两组数字,思考它们排列之间的内在联系。 0、1、2、3、4、5、6、 0、1、1、2、3、5、8、13、21、34、55、89 说明:都是有规律的、逐渐的排列。 2、观察分析一组渐变的格子和一组渐变的形,探索其渐变的规律。 说明:①用线画出的格子形状,大小呈有逐渐有规律的变化,可以构成渐变的图案。 ②把一种形状逐渐地、有规律的变化,可以构成渐变的图案,这种渐变是基本形的渐变。 小结:由这些逐渐地、有规律变化的格子形,可以创造出很美的有节奏的形象来。 揭示课题:渐变构成 三、讲授新课(合作讨论、揭示规律) 1、观察分析: 电脑演示:通过重复构成与渐变构成的比较,初步认识渐变构成的特点(简便构成是通过把渐变的形放入一定的骨格中,并由骨格来限定它们的空间位置的平面设计)。 2、欣赏简介:渐变构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探索渐变构成规律,学习渐变构成方法。 ①动画演示:一组渐变构成图案(A)的构成方法 (重复的格子中放入渐变的形) ②动画演示:一组渐变构成图案(B)的构成方法 (在渐变的格子中放入渐变的形) ③动画演示:了解渐变构成图案排列组合的多样性,感受其带来的视觉效果。 归纳:渐变构成的概念 4、设计步骤 电脑演示: ①构思 ②设计骨格 ③单形渐变 ④排列构成 5、电脑演示:一组渐变构成图案,总结概括其构成方法。 四、学生操作电脑设计绘图,教师巡回辅导。(发挥想象,积极创作) 提供学生操作软件,帮助设计。 五、课堂小结:(学习交流,拓展思维) 1、师生交互,讲评学生作品。 2、课后练习:渐变构成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课 题:表情丰富的脸(一) 教学目标:1.表现人物表情的能力 2.学习人像表情的有关知识 3. 掌握人像表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人像表情的知识 教学难点:能表现出各种表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你们先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三毛在旧社会过着痛苦的流浪生活,脸上总是露出怎样的表情(愁眉苦脸),如果谁要欺负他,他怎么样?(愤怒)解放了,三毛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脸上的表情发生了什么洋的变化?(高兴、笑了)教师板演 2. 张乐平爷爷会画各种表情的脸,把三毛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各种表情的脸。 二.新授 1. 出示小黑板,画“滑稽演员”,把圆剪成三等分,作为眼睛和嘴,贴在小演员上成“笑脸”。 2.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笑脸”,归纳笑有什么特点:眉毛舒展,嘴角上翘,眼睛眯起。 3. 教师示范简笔画笑脸的画法,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在画纸上用简笔画的方法把笑的表情画出来。 4. 再请同学们摆放出其它的表情。 5. 欣赏各种人物的表情,注意五官的变化 三.布置作业 画出各种表情的脸,也可以用剪贴添画等方法来表现 课 题:表情丰富的脸(二) 教学目标:通过设计,能描述和模仿各种动物的表情,了解动物的表情,掌握画法,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是了解动物的表情学会画法。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描绘出动物的不同的表情。 教学准备:水彩笔、动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感谢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使我们欣赏到这么多奇异有趣的脸。 2 动物的表情也很丰富啊,你看这只狒狒不屑一顾的表情多滑稽啊! 二 新授 1 欣赏讨论书本上各种图片动物的表情, 狒狒:不屑一顾 河马:打哈欠 黑猩猩:沉思 美洲狮:聚精会神 母狮子:吼叫 2 请同学们上来用2—3句话描述一下动物的脸蛋,然后模仿它的表情。 学生相互评价,描述、模仿得好的地方以及还要改进的地方,请其他的同学再上台来模仿一次。 3 同桌间做游戏:你是我的镜子。 游戏规则:同桌两人面对面坐,由一方先做动作,特别是面部表情,由另一位同学模仿他的动作,必须是象镜子一样反方向的,看一看哪一组的动作快、做的好,然后两个人交换着做。 4 动物也有心情好和坏的时候,不信你来看一下,出示相同的动物不同的表情。修改意见 三 学生作业 画一个或者几个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动物的脸,也可以画一个动物的几种不同的表情。 四 辅导讲评 教学内容:表情丰富的脸(三) 教学目标: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分析身边事物的能力; 认知领域--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人、动物的脸表情变化; 操作领域--学生能用各种材料做出有趣的人、动物的表情。 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掌握人、动物的脸表情变化,并能用各种材料做出有趣的人、动物的表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和动物脸表情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用各自的材料做出有趣的人或动物的脸。 训练项目: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具准备:范例、人和动物表情图片、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一、检查学生坐姿及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谈话: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和动物表情丰富的脸,同学们学的很好,都画出了自己喜欢的表情。今天我们继续画“丰富的表情”,不过今天我们不是画而是来做一做。 大家看一看,这是谁的脸?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脸。出示不同表情的人脸动物脸(投影)出示范作(投影) 三、讲授新课: 1.你们认为怎样来做这样的脸?能说一说吗? 2.你认为做这个脸主要要注意什么?还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同桌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3.同学们讲得都很好, 谁愿意到讲台上来说一说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脸呢? 又准备用什么来做一做呢?又怎么来做呢? 4.小结:做这个脸要抓住他的脸部表情,必要时还要运用夸张的手法。 5.第一次尝试绘画: 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这有趣的脸吧!看谁做的最有趣。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讲作业。 第二课时 一、引导升华: 1.同学们都能抓住动物和人的脸部表情,这点很好! 2.下面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带来的作品,想一想与你们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相互之间讨论一下) 他们用得材料非常多,有彩纸、黏土,还有一些废旧材料,而且运用的也非常巧妙。 3.你们再一次做一次脸,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同桌合作一个。 二、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作品。 四、课堂小结: 巧妙地运用多种材料,运用夸张地手法,`一定能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有趣的脸来。 第三课时 一、学生调整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上两节课所学得知识,猜一猜这节课将要学习什么了。 观察范作,仔细观察。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同桌讨论做一个范作一样的脸主要要注意什么。 1.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想做一个怎样的脸。 2.说一说用什么来做,怎样来做。 3.边听边体会,想一想是不是应该这样来做。 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个有趣的脸。 五、观赏作业,发表看法,边听边体会。 1.观察自己的作品。 2.学生观察学生作品和老师带来的作品,并加以讨论分析之间有怎样的距离。 3.学生仔细观察作品,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六、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同桌合作和做一个。 七、讨论并加以回答。 边听边体会,想象一下自己是这样来做的。 八、一起动手做一做这有趣的脸吧!看谁做的最有趣。 教学内容: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 复习人物的各种表情; 能用彩纸等材料做出有表情的面具。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训练动手能力 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彩纸等)制作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会用彩纸等材料进行制作、拼贴; 难点:不同的材料性能不同,可能会遇到难以粘贴的困难。 训练项目: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具准备:各种废旧材料、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坐姿及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图片欣赏——印第安人的面具)谈话:看了这些图片,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个面具有什么表情?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表情的面具》这一课,看看面具有哪些表情。 4.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谈话: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我们来欣赏一些面具好吗? 2.欣赏面具。(多媒体) 请你一边看一边找想一想这些面具表达的感情。 3. 教师小结:原来面具的表情也这么丰富!人们用面具来表达感情的传统由来已久,我们的小朋友也不示弱,看!他们也做了很多面具! 四、欣赏学生作品。 1.欣赏之后来说一说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 2.你带了哪些材料?说给大家听听。 3.你想做一个什么表情的面具? 五、布置作业: 我们也来试一试吧!利用厚薄、色彩不同的各类纸张以及其他废旧材料做成有表情的面具,再把它黏合在用较结实的卡纸或厚纸板做的底板上,并扣上绳子。 六、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 一、请几位同学上来,戴上你做的面具表演一个小故事。 二、学生调整情绪准备上课。 三、学生欣赏图片。(印第安人的面具非常有趣!) 1.学生欣赏面具并说出它们的表情。 2.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并进行争论。 3.学生欣赏面具作品。 (这些面具用彩纸、绳子、布条……这些材料做成。) 四、学生说说自己带的材料。 生答略。 五、学生完成作业。 利用厚薄、色彩不同的各类纸张以及其他废旧材料做成有表情的面具,再把它黏合在用较结实的卡纸或厚纸板做的底板上,并扣上绳子 六、学生表演小故事。 套在头上,表演一个小故事。 课 题:变化的线条 教学目标: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 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的关系 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教 材分析:重点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难点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具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线条,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又可描绘它们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作者的风格和情绪。有的线短促而激烈,有的线条舒展而柔美,有的线条粗犷而有力,有的线条轻柔而恬静……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给人的感觉不同,我们来试验一下吧。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变化的线条。 二 新授 1 欣赏 欣赏书中的例图,了解线条的变化及特色,(木炭笔线条松软,深浅明显且层次丰富,柔软的毛笔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钢笔画的线条钢劲有力,富有弹性,但深浅和粗细变化不大;铅笔也可以画出变化多端的美丽线条,非常丰富的层次,因此可以细腻刻画对象……) 2 线条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对象,还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体现个人的性格特征。 3 线条还可以表现质感,粗糙的、细腻的、光滑的等质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现。 4 用线条去表现对象时,需要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 5 用流畅的线条画速写,可以表现运动着的对象。 三 学生作业 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一个形象,可以使用各种笔来完成,在作画过程中体验线条的变化。修改意见 课 题:画性格 教学目标:通过色块,画线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学习色彩、点线与性格的关系,掌握色块、点线表现性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用色块、点、线表现自己的性格。 难点是能真正地用点线面表现自己的独特性格。 教学具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把性格转换为色块和点、线,其实是最直接的事,色彩和点线面都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干脆利落的直线——表示果断; 轻松柔软的曲线——表示温和; 形如喷发的色块——象征着暴烈; 还有哪些性格呢?你来试着表现一下。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中的例图 2 讨论:表现了何种性格,你有何观感? 《火暴的脾气》,用了鲜艳的红黄蓝,而且红色占据主要位置,形状犹如火山爆发似的,喷发出来的岩浆。 《凶狠的性格》,黑色占据主要的位置,犹如在黑夜中让我觉得害怕。 《沉着、冷静的性格》,用大面积冷色调的蓝色来表现冷静的性格,而且画面有规律的花纹又让人觉得稳定。 《泼辣的性格》,鲜艳明快的色块,让人 感到热烈,继而引出泼辣的性格。 3 师小结,鲜艳的暖色调代表着外向的天真活泼,热烈奔放的性格,冷色调代表着内向的性4 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你想用什么样的点线面来表现呢? 三 学生作业 用色块,点线面来表现出你的性格。 四 辅导讲评 课 题:水墨人物(一) 教学目标:通过已经学过的水墨画方法,学习水墨人物的画法,巩固水墨画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水墨画的欣赏能力。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学会画水墨画人物。 难点是能将擦染等手法灵活自由地运用。 教学准备:水墨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2 复习五种墨色和笔锋 焦墨、浓墨、淡墨、次淡墨、最淡墨 中锋、侧锋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上的例图,谈一谈这幅水墨人物画主要用了哪种方法? 《泼墨仙人》侧锋 《水墨小品》中锋 勾、染 学生作品1 中锋浓墨画头发,头部、五官 侧锋淡墨画肩膀 学生作品2 干擦 2 师小结:画水墨人物写生时,你的眼光就是水墨的, 五官勾线还是用线,头发干擦还是湿墨,衣服是一遍画成,还是既擦又染,加工多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总之,只要能突出你画的人物来就可以了。 3 人物头像只要画到人的肩就可以了,画半身要画到腰部,全身像当然要从头画到脚了。 三 作画步骤: 1 仔细观察对象,找出对象的主要特点。 2 确定身体的比例,这要根据你画的是全身还是半身来定。 3 用水墨画手法进行勾、擦、染。修改意见 课 题: 水墨人物(二) 教学目标:通过巩固水墨人物的知识, 掌握水墨人物的画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临摹或改画水墨人物 难点是画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水墨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可以仅用细细的墨线,勾画出生动的人物形状;也可以用粗粗的大墨块挥写出水墨淋漓的效果;还可以将细线粗笔、干擦湿染结合起来,使画面更丰富,形象更实在。 2 同学们,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呢?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上的例图,小组讨论:谈一谈在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 ①淡墨、次淡墨、侧锋 ②浓墨、淡墨侧锋 ③大块墨色 ④《小婴戏图》勾线、渲染 ⑤面部、鸟笼、浓墨勾线,衣服淡墨、侧锋 2 复习作画步骤: ①观察 ②大草稿 ③勾、皴、染 3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小组讨论 4 除了写生外,我们也可以临摹,或根据照片资料改画。 三 学生作业 临摹或写生一幅人物水墨画。 四 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课 题: 世界地球日(一)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 能用画笔表达出自己的忧虑, 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中来。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能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忧虑 难点是所表达的忧虑是与众不同 教学准备: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森林面积缩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 2 同学们,这是对地球的“威胁”。我们要赶紧重视环境问题,保护我们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中的例图,说一说表达了作者哪方面的忧虑? 《治理污染,小燕子又回来了》反映作者对物种减少的忧虑。 《空气污染的结果》反映了作者对空气严重污染的忧虑,导致鸟类急剧减少。 《拥挤的地球》反映了作者对世界人口的忧虑,地球上的人口超过60亿,地球已不堪重负。 《动物失去了家园》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环境中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动物的灭亡。 《地球是我们共同家园》反映了作者对世界地球不堪重负的忧虑。 2 你对地球还存在着哪些忧虑? 地球拥挤 物种减少 环境恶劣 3 作画步骤: ①打草稿 ②突出重点加以表现 ③设色修改意见 课 题:世界地球日(二) 教学目标:通过对地球上种种危害的了解, 能作出拯救地球的设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美好思想。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能画出拯救地球的设想 难点是发挥想象,能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设想 教学准备: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过去,现在,未来,地球都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拯救地球,保护家园,使它们永远美丽、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2 让我们用画笔,发出“拯救地球”的呼喊吧! 二 新授 1 欣赏书中的例图,谈谈它作出了怎样的设想? 《清洁地球》:许多美少女拿着牙刷、毛巾为地球打扫卫生呢! 《绿化每一个星球》:少年们拿出自己的本领为地球及其他星球作绿化,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变废为宝》:设计了一个自动垃圾处理站,将垃圾放入处理站后就又能成功地转变为有用的物质。 《我设计的水和空气净化装置》:同《变废为宝》一样,只不过由垃圾换成了水和空气。 《治理后,家乡的水变清了》:同样反映了对污水处理的设想。 2 同学们,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环境污染现象吗? 3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环境污染现象,并讨论解决的办法。 同学们所想的方法都很好,希望你能从自己身边做起,积极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里来,为我们地球的环境改善作出自己的一份功劳。 三 布置作业:以“拯救地球”为题,画一幅反映地球自然环境现状或如何改变环境污染现象的画 四 师巡回指导 五 整理下课 课 题: 会唱歌的乐器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现实中的乐器,了解造型、色泽等方面的特征,能画出你喜欢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乐器的样子。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够画出乐器的音质、造型。 难点是能画出表演的人的样子。 教学准备:乐器图片、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五彩斑斓的编钟, 沉静如水的古筝 金光灿灿的管乐, 造型幽雅的提琴, 会唱歌的乐器, 家族成员多,模样很美丽。 同学,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 弦乐:三弦、琵琶、提琴 管乐:小号、低音号 除此之外,还有我国战国早期的青铜编钟,备受东欧人喜欢喜欢的手风琴,印度舞蛇人自制的乐器。 2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钢琴、彝族月琴、二胡、吉他、扬琴、古筝) 3 你喜欢的乐器有哪些特征? 手风琴有红色、黑色,有一个大大的风箱,贝斯键盘。 钢琴主要是黑色,有88个键,分黑白两色。 二胡有二根弦,有琴筒、弓。 笛子分竖笛、横笛,有八个笛孔。 三 布置作业:画几种自己认为造型比较优美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乐器的样子。 四 师巡回指导 五 辅导讲评 课 题:心灵手巧——我做的乐器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喜欢的乐器色泽、造型,能用某种材料来作个乐器,也可以用多种材料综合起来做。 教学课型:工艺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用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制作乐器。 难点是可以做自己设计的乐器。 教学准备:黏土、竹器、卡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做的乐器 不一定是为演奏乐曲 主要是做出想象中的造型 享受创作的乐趣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回答问题: ①制作了哪些材料? ②做了哪些乐器(弦乐、管乐) ③用了黏土、竹器、卡纸,并在卡纸上用颜料涂了颜色。 2 小组讨论:钢琴是怎么制作的? (将卡纸对折,剪出三角形的造型,打开后在卡纸上设色,并做出键盘来,最后粘贴琴脚。) 3 弦乐器怎么制作的? (先用卡纸做好琴筒,再装上弦,最后涂色。) 4 小组讨论 ①你们准备做哪一种乐器,用什么材料作。 ②小组如何分工? 三 学生作业 用多种材料制作一个乐器。 四 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1、欣赏琵琶的造型。 出示琵琶:琵琶的造型有很多,它的下端有圆形、方形、等等。 2、 除了这些造型,你能为它设计更多的造型吗? 既然琵琶的造型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就可以是其它的任何造型,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带材料形状就形设计。 三、进行新课 1、 欣赏各种弦类乐器:古筝、月琴、古琴、杨琴等。 2、 这些琴的弦都差不多,而造型却不同,可否根据这一原理另设计造型,如马头琴上可以雕马,我能不能用同样的弦,做出自己想做或我拥有的造型的乐器呢? 结论:同样的乐器,改变造型,因材制作。 3、创新制作比较困难,但找到决窍也不难,可以选用较简单的方法进行设计。 引导学生欣赏各类弦类乐器:质疑,能否自己另造一外型配上弦作出与众不同的弦类乐器。 几种设计技巧: (1)半临摹半设计 如形相同、纹样、色彩不同。或外形不同,纹样相同。 (2)同理设计:根据一种设计,照着它的外形设计出不同的乐器。然后再根据一种设计的材料,进行其它设计。总之要学会借鉴。 (3)完全创新:根据自带材料的造型,设计出象什么乐器。 四、测标巩固 1、 听清作业要求。 2、 学生制作。 五、布置作业: (1)运用自带材料构思。 (2)制作乐器。注意点各部位的连接要到位,少用透明胶之类的连接。 六、巡回辅导 课 题:小乐队 教学目标:通过小乐队的表演,了解他们的动作,注意人和乐器的大小、横竖、高低、位置的穿插变化,能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 教学课型:绘画、工艺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画出小乐队演出、排练时的情景 难点是能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图片及各种废旧材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动作伴随着节拍 姿态伴着旋律 丰富而又和谐 多样而又统一 小乐队吹拉弹唱 好一组优美的群像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 ①《彩绘石雕 散乐图》 ②《小乐队》(各种废旧材料) ③《小乐队》(贴纸) ④《弦乐四重奏》…… 问A可以用哪些材料? B应该注意什么? (可以用纸做,用各种废旧材料做,可以用黏土做,可以做水粉,水彩来画,也可以把它们综合起来…… 在绘画或制作时,要注意人和乐器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 2 你们见到过小乐队的表演吗?能不能说一说你见到过的情景。 (我们学校的手风琴组,表演时他们动作一致,非常有节奏感) 3 小组分工讨论修改意见 三 学生作业 画出小乐队演奏时的情景或想象中的小乐队,也可以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出来。 四 辅导讲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乐队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像力。2、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了解乐队的构成来表现乐队。3、画出生活中见到的或想像到的乐队。 教学重点:了解乐队的构成并表现出演出时的场面。 教学难点:注意人和乐器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 教 具:各种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录音并讨论想像演奏时的情景。 放录音,想像在演奏时的情景。 2、 学生感受乐队的演奏。 动作随着节拍,姿态伴着旋律,丰富而又统一。小乐队吹拉弹唱,好一组优美的群像。 二、进行新课 1、学生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并交流感受。 要求学生自由欣赏书上的图片和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说说平时观察的小乐队演奏时的场景。 大家平时一定也见过乐队演奏吧想一想你印象最深刻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3、 同学们的表演使我们感到更亲切…… 学校里有小乐队你有没有去看过他们的演出或排练说一说你见过的场面。 4、学生想象自己拥有的小乐队。 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小乐队? 5、学生了解人和乐器的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 乐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要注意人乐器的排列。 三、测标巩固 1、 听清作业要求。 2、 学生绘画或制作。 四、 布置作业:学生表现见到的或想象的小乐队演奏时的场景可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五、巡回辅导 课 题:想象的乐器 教学目标:通过大胆地想象,创作出设计的乐器,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设计,也可以不拘泥于真实,多些大胆、幽默的联想。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设计出你想象中的乐器。 难点是能大胆、幽默的设计与众不同的乐器。 教学准备:色彩画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乘着音乐的翅膀 我们激情飞扬 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奇思妙想 画个想象的乐器 奏出更奇妙的音响。 二 新授 1 欣赏图片 《音乐会海报》:把大提琴当作人的身体,双手正在弹奏。 学生作品1 巨大的管乐吹出各类各种的小朋友来。 学生作品2 乐器与为小朋友欢乐的家园。 幽默画:把头发当作小提琴弦来弹奏。 2 如果让你来画,你会如何去画?小组讨论。 ①我的乐器可以当汽车来用,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还可以载我们去外国开演唱会呢! ②我的乐器身躯庞大 ③我的乐器小巧玲珑 3 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想象中的乐器? (水粉、水彩、线描、纸版画) 三 学生作业 画想象中的乐器不需要拘泥于真实,可以多些自由、大胆、幽默的想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四 辅导讲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想像的乐器 教学目标:1、学习乐器想像画的方法。2、展开美好想像,以乐器为载体,放飞你的想像。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了解想像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乐器的了解发挥自己的想像。 教 具:几种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根据小号的外形,你会将它变成什么? 欣赏图片:小号变成的飞行器。 2、 学生发挥想像:小号像什么?并讨论。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拿出小号)以小号为题材,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它不再是小号,而是另一件物品,你会让它变成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学习想像画构思的方法。 想像要有依据,依据什么去想:像什么、什么像。 2、 了解以想像物(乐器)为依据,乐器像什么的构思思路。 有些物品当你看见它时,你会第一个想到它是什么,现在我还要问它像什么。如琵琶象剪刀象树,这样想像就可以结合剪刀树的特征,可以将琵琶画得更像树和剪刀。 3、运用什么像乐器为构思思路进行想象。 介绍另外几种想像的方法。 4、将乐器的部分进行变化,使乐器的外形保留功能,再使细节进行变化,可用各种修饰方法如:添加、变形、夸张、拟人…… 欣赏几幅色彩和谐色调丰富的画面,并介绍几种色调的搭配方法。 三、测标巩固 1、听清作业要求。 2、 学生绘画。 四、布置作业: 1、以一件乐器或几件乐器展开想象。 2、 构思出有一定情节,有人情味的想像的乐器。 3、 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巡回辅导 课 题:全身人物写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人物全身写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站立坐卧人物的写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画站立、坐着的人物 难点是能准确表现人物身体的比例 教学准备:2B铅笔、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据说一个身材匀称的成年人,全身的高度相当于七个头,十岁左右的孩子,大约可高于五个头,还是你自己来测量一下吧!但写生时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眼睛。 二 新授 1 教师简单介绍人体比例: 额底至乳头为1个头长,乳头到肚脐为一个头长,躯干为3个头长。下肢共4个头长,大腿靠拢为2/3头长。 2小孩的体形比例特点是: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十岁左右的儿童身高为5个头长略微多点,五岁儿童身高为5个头长不到,幼儿身高为4个头长。 3 坐着的人由于腿部弯曲,高度为5个人头,正面对着他时,可用服饰来表现,侧面对着他时可把腿部弯曲画成近似于直角状。 4 坐着的人一定还有凳子、椅子依靠着,必须画出你可以看到的凳子,椅子的角,画时要注意透视现象。 5 教师作范画 ①观察人物的坐姿进行分析 ②大致轮廓勾出人物坐姿 ③从头部开始画人物,进行详细刻画 ④修改 三 学生作业 四 辅导讲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全身人物写生 教学目标:1、观察人站、坐、蹲各种姿势,注意各关节部分的弯曲变化。 2、用线条进行写生。 3、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快速的判断力。 教学重点:比例线条的把握。 教学难点:怎样将重点部位画具体。 教 具: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说说自己疑惑。 人物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学期我们都有人物写生、说说你在写生时遇到过什么困难。 二、进行新课 1、学生自己量比例,也可同学相互量一量。 并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五个头、六个头。 可以再测一测坐、蹲时的比例。 2、 学生学习动态线的表现方法。 3、学生学习线条的表现方法。如何用最简洁的线条表现。学生可以自己感受。 4、人物写生主要要注意以下问题: (1)比例:据说一个身材匀称的大人,全身的高度相当于七个头,十岁左右的孩子,大约可高于五个头。还是你自己量一量吧。 (2) 动态:可以先画出动态线正确表现人物的动态。 (3)线条:在进行人物写生时线条要做到简洁流畅。特别是发型、衣服的表现。 三、测标巩固 1、听清作业要求。 2、学生绘画。 四、布置作业: (1)指定一学生进行集体写生。 (2)找一找不同姿势学生进行相互写生。 五、巡回辅导 课 题:动态人物(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人物动态姿势的知识,掌握各种动态人物的画法,培养学生概括表现事物的能力。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画出各种动态的人物。 难点是能画出动态人物的动作,重心及必要的场景。 教学准备 :铅笔、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人物除了站立,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姿势,特别是人在运动的时候,重心失去静止时的稳定,却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动态。 2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动态人物的写生。 二 新授 1 人物的姿势无论发生任何变化,人物身体各部分比例永远不变,画时需要注意。 2 蹲着的人高度为4个头长,下肢弯曲,臀部与脚成直线。 3 学习侧面人物速写时,人物头部的宽度应等于五只眼睛的宽度,与正面人物的相同,同样也要注意“三庭”的规律。 4 卧姿的人与站立的人差不多,注意头部枕着枕头时的倾斜角度。 5 教师作画: ①在体育课上,运动会上,操场上注意观察同学们各种运动姿势特征 ②确定人物的重心 ③从头部开始画,画准三庭五眼,画身体时候要注意人体各个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及比例关系。 ④添加必要的细节,进行适当的修改。 三 学生作业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操场上运动着的同学的姿势进行写生,画出不同运动姿势的特征。 四 辅导讲评 课 题:动态人物(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人物的动态姿势知识,学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动态人物,可以模仿例图,也可以自己观察、创造。 教学课型:工艺 教材分析:重点能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动态人物 难点是根据自己的材料能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用铅笔、废纸和黏土…… 做出的这些活泼生动的小人儿叫人喜爱。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中的例图。 ①用了什么材料? ②是怎么制作的?小组讨论 a 废旧罐头盒,废纸,铅丝,黏土,陶土,铆钉,旧报纸,废旧材料) b用铅丝、废纸制作的,先用废纸做出人的身躯,再用各色纸卷在铁丝上折出人物的四肢。 C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 2 教师示范 剪出人物的身躯及四肢 用铆钉将人物的四肢及躯体连接起来,形成活动的关节。 进行添画 用废旧的材料制作好躯体以及四肢 用线将躯体以及四肢连接起来,形成活动的关节。 进行活动的关节。 进行必要的装饰,装上眼睛等。 三 学生作业 用各种材料制作动态人物,可以模仿图例,也可以自己观察、创造。 四 辅导讲评 课 题:运动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图片,影视片中动物的运动姿态,能用学过的绘画方法或各种材料去表现出运动的姿态。 教学课型:绘画工艺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画出或做出 教学准备:图片、影视、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鸟飞鱼跃 鹤舞鹿奔 和人类相比起来 许多动物都是运动健将 在《动物世界》里 我们欣赏过它们矫健的身影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中的图例 它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动物? (线描:用彩色铅笔画,用泥土、纸工制作) 你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为什么? (我喜欢线描,因为它能细致的表现动物的每一部分,栩栩如生,我喜欢用彩色笔画,因为它的色彩鲜艳,能表现出一个场面来,我喜欢用纸工,泥土做,特别是纸工,它更能让我发挥想象力。) 2 教师讲解纸工鸟的制作: 先确定鸟的姿势 制作鸟的头部、身体 制作鸟的四条腿,注意腿部的弯曲来表现鸟运动的姿势。 修改 3 如果制作泥工的话,方法也是如此,主要的一步就是动物的腿,因为通过它的腿才能表现出动物运动的姿势来。修改意见 三 学生作业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现出动物的动态来。 四 辅导讲评 课 题:我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各项体育活动,能把喜欢的项目说出来,画出来,并能画出比赛场上的热烈气氛,激发学生为班级、学校、国家争光的荣誉感.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画出喜欢的体育活动 难点是动态人物姿势以及赛场上的气氛 教学准备:图片、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上体育课?为什么? 2原来体育课上有那么多的活动,可以让同学尽情的玩,想想那些高难度的动作,学会了真不容易啊,我们今天就来把体育课上的情景画出来吧! 二 新授 1 出示图片,问: 你能说出图片上的运动项目吗? 这些动作的要领是什么? 2 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怎样去画? 把这些运动项目的动作特点要表现出来,才能画好,还可以添画背景,是画面更完美。 3 刚才好几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在画运动比赛的时候,可以把比赛场上的热烈的气氛画出来,那么怎么画呢? 构图设计 将运动的动态人物画好 画出助威呐喊的人 修改 三 学生作业 画出你喜欢的运动员,也可以画体育课活动的情景。 四 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目标:1、收集各类运动的图片,并有所侧重地进行临摹。 2、了解巩固关节部分的运动轨迹。 3、巧妙构思、并着色、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画出运动时的动态。 教学难点:学会用“放大镜”选取精彩瞬间。 教 具:收集各类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欣赏作业。 出示前几节课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2、 从线条的流畅、造型的优美,构思是否大气来评价作业,找出优点,指出不足。 作业的缺点,重“脸”轻“身”,脸部画得比较全面细腻,身体过于简单或者太机械,死板,是缺少训练的原因。 二、进行新课 1、 展示作品。 2、 欣赏作品,根据图片,选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构思。 从事的是何活动?是否还有其它有特征的动作。 动作到位 关节变化 身体各部位的倾斜 进一步学习构思方法 3、 检查课外准备情况 准备的资料 临摹的作品 4、 将部分作业与图片摆在实物投影上进行构思,创作。 5、 结合学生的表演,在黑板上画出十足动感,忌呆板。 6、根据各种运动确定人物的个数及大小,以一个或一个动作为主(画足够的大),其他为辅,进行人物交错或变小处理。 7、背景运用两种形式: 真实环境简单化。 拉幕式:复杂环境难画或费时时可选用拉幕式处理。(简化背景、替换背景、改变背景) 8、着色 对比色调、配一色调的讲解 三、作业布置: (1)临摹加修改地画图片中的人物,夸大活动时的动作。 (2)配上合适的背景。 根据老师提供的两幅范作,一幅只涂背景色,一幅只涂前景色,对老师提供的作品进行配色。 四、巡回辅导 课 题:我知道的职业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不同的职业,能知道它职业的特征,能用线条和色彩画出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表现出不同职业的特征 难点是能让别人知道你所画的职业 教学准备: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上各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面貌和特征.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的图例 A你找到哪些职业的人? B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找到了医生、裁缝、理发师、纺织工、厨师…… 医生正为病人开药方,办公桌上放有人体模型;裁缝做在缝纫机边为客人做衣服,理发师拿着剪刀为客人理发,厨师戴着高高的白色帽子在厨房里烧菜。 2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它的特征是什么? 还有建筑、工人、教师、工程师、电脑专家等,建筑工人会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教师在教师里上课,工程师在设计图纸,电脑专家在编程…… 3 如果让你画的话,你想怎么来表现?小组表现 三 学生作业 将你熟悉的职业用线条和色彩画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四 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知道的职业 教学目标:1、对前一阶段写生练习的拓展。 2、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3、帮助学生学会寻找绘画源,激发创作灵感。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 教学难点:捕捉精彩局部 教 具:图片、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这些图片,你喜欢哪幅?为什么?分析图片的选材,用线、构图等方法。 2、 各抒已见,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去构思或处理。 二、进行新课 1、 分析,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照片:这是老师在大街上拍下来的照片。 分析照片,并练习构图 根据学生的自述和构图谈谈自己的构思设想。 同一幅作品,作者不同,角度不同。重点不同,着色不同,绘画形式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示范:“舍取”有所侧重。将侧重的画在中心位置,突出主题。 “放大”为了突出重点,可以用放大镜式地选取某一人,或某一局部,无关紧要的可删除或移位。 2、 如果你作画,你会画些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职业?请收集各行各业人的从事工作时的资料图片,或者写生。 3、 用笔画出构图。 4、 自述自己的构思构图。 5、 参与老师的构思,说说自己的见意。 6、 欣赏书中的范作。 三、测标巩固 1、 听清作业要求。 2、 学生绘画。 四、 布置作业: (1)写生生活中见到的不起眼的人物所从事的劳动。 (2)构思、加工、突出劳动时劳动者专注的神情。 (3)着色处理 五、巡回辅导 课 题: 外貌有特征的人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身材,相貌有明显特征的人,能把他们画出来,或者用各种材料将他们做出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课型:绘画 手工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画出,做出外貌有特征的人 难点是能把特征真正描绘出来 教学准备:图片、各种废旧材料、色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外貌有特征的人 往往惹人注意 也较容易被人记住 在你的记忆里 这样的人是谁呢? 二 新授 1 欣赏书中的图例 这样的人特征是什么? 是如何表现出来? 相扑运动员比普通人胖许多,在比赛中只穿裤子;摇滚乐手的头发,服饰都比较时髦…… 相扑运动员、摇滚演员是用黏土制作的,时髦青年,老外,戏剧人物是用铅笔、水粉画的…… 2 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这样的人物,他的特征是什么? 3人的外貌特征不仅指身材的特征,而且相貌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有的人长着络腮胡子,有的人眼睛大大的,有的人鼻子高高的,有的人笑起来有酒窝。 三 学生作业 从生活或影视片中回忆一个身材或相貌有明显特征的人。 四 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课 题: 外国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各国民间的玩具,了解外国民间玩具的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能动手仿制或创作一个玩具. 教学课型:工艺 教材分析:重点是欣赏了解外国民间玩具的特色 难点是能仿制创作一个玩具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中国的民间玩具 充满了乡土气息 外国的民间玩具 呈现出异国的情趣 别看小小的民间玩具 它也体现着各国的审美特色呢! 二 新授 1 欣赏书本上的图例 书本上的各国玩具的色彩如何? 造型如何? 外国的玩具也是色彩鲜艳,造型以青少年喜爱的为主. 2 俄罗斯的《动物哨子》与无锡泥玩具不仅色彩、造型相似,连手工作法也相似。 3 小组讨论: 你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不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 4 动手用各种材料仿造一个玩具。 纸工类,用废旧的饮料罐装在关节上。 三 学生作业 动手用各种材料仿做或创作一个玩具。 四 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