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好朋友》 王克回 鳌江十小 课 题:《手拉手好朋友》 课时:1课时 设计 编者:王克回 教学目标 1、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通过研究探索,启发学生运用对称的原理,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连续纹样。学习正确折叠纸张,运用简便方法设计纹样,以及运用正确的制作方法。 3、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使学生感受友情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剪、折、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纸人。 教学难点 难点:能用正确的折叠方法折叠纸张,使剪出的纸人连在一起。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胶水等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各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唱儿歌——《马兰花》 师: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不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圈圈”国。“圈圈”国有四个国家组成,由花儿国、树儿国、鸟儿国和草儿国。谢谢你们的加入成为各国的一员。那请每个国选个小队长。 2、学儿歌——引题 师:小朋友们圈圈国的小主人要考考你们,看哪个国的小朋友最棒,学的最快? (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问:看了自己国的儿歌,你想怎样表现呢? 师小结:嗯!表现的真不错,刚才老师看到每组的小朋友都手拉着手在表演,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手拉手好朋友”。让我们手拉手,为自己组加油! 学生手拉手进教室,听老师唱儿歌在位置上开花位好。(圆形座位) 学成分成四个组,并选好小队长 学生看儿歌内容并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 学生举手握紧拳头说“加油” 师带生唱着熟悉的儿歌进入教室,与学生达成一种默契,融入到课中,激发兴趣。 学儿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强他们学习的欲望与信心。并且进行了思想教育。 二、感受探究尝试欣赏 1、 感受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连续纹样的拉手纸人) 师:圈圈国的主人要带小朋友们去欣赏一番。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的我们叫它连续纹样。 2、 探究 探究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纸人 师:这么有趣的拉手小人作品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让圈圈国的小主人帮你们解决:(课件出示图示) 小组想想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最简便的做出手拉手小人?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让你们来考考小主人,你们说我来做好不好? 师示范(先对折再画然后剪,注意相连的地方等) 探究二:如何使纸人能够立起来 哇!一组手拉手的出来了,怎样使小纸人立起来呢? 每小国的桌纸上都有拉手的小纸人,让你们动手试试怎样使他们立起来? 3、 欣赏 (课件出示同龄人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是棒棒棒!这里有前来圈圈国玩的小客人们留下的作品,我们去瞧他们是怎么做的? (小组成品合作制作的过程和一些作品) 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如何解决拉手的问题? 生:小组讨论回答 生:交流反馈 大小一样,都相连 生:表示赞同。 生:不知道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问题(对折,相连的地方不剪等) 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困难 生小组合作动手尝试使它立起来,再展示自己组的想法 生边欣赏边讨论自己组的想法 利用课件通过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加强他们对连续纹样的认识,为做手拉手纸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体现学生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的动手探究尝试从中获得新知,培养他们的探究的意识。 欣赏同龄人的小组合作的过程及作品让他们形成一种小组合作的意识,欣赏作品在视觉上给学生一种冲击力,让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开阔视野。 三、实践体验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想不想自己来体验一下呢?来小组讨论分工好,可以动手啦! 1、创作要求: 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生:讨论分工、合作完成 培养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五、展示评价 1、 作品展示 师:今天,我太高兴了,我们各国的小客人做的作品太丰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哪组愿意最先上台介绍一下你们合作的成果。(实物投影) (可从作品的色彩、造型、连接等方面去评) 2、师适当的小结 3、设奖评选 选出“创意小国”“精美小国”“巧手小国”等奖 每组派一位讲解员介绍自己作品。 各组互相补充评价。 对自己或他人作品的赏析,是对学生作业的又一次充实和完善,在看与说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六、课堂延伸 1、回顾知识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来到“圈圈”国来做客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2、延伸作业 师:小朋友们,“圈圈”国的主人为了答谢你们,特意送了几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你们,瞧!(课件出示民间的作品) 3、听音乐走出教室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不说话,请你马上就合花?拉着好朋友的手,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 生:交流收获。 生欣赏并评价 生整队走出教室 通过交流,表扬肯定成绩。 课外延伸作业,进一步拓宽了教学内容。 结束非常重要,头尾呼应,给课堂有一种圆满的结局。 ▲ 课后反思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 “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标准中提到的“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这一要求而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是,教师先让学生做游戏学儿歌中让他们感受到好朋友之间的乐趣,为学习“手拉手 好朋友”一课作铺垫,接着初步欣赏感受、再尝试探究,布置合作任务,最后展评、小结延伸。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去探索知识,积极去实践、去创作、去活动,并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成功,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 附: 儿歌:《手拉手 好朋友》 “花儿国”: 好朋友,手拉手,勤学习,爱劳动,你帮我,我帮你,团结友爱朝前走。 “树儿国”: 好朋友,手拉手,不打架,不骂人,讲文明,讲礼貌,学校纪律齐遵守。 “鸟儿国”: 好朋友,手拉手,不骄傲,不嫉妒,你爱我,我爱你,你得荣誉我拍手。 “草儿国”: 好朋友,手拉手,你画画,我动手,互合作,要创新,努力为组争第一。 位置安排:圆形位置,形成四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