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教学 准备教学用具和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 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静物色彩写生练习。 三、讲述色彩知识 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色相也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们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缤纷,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蓝、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们为基础依圆周等色相差环列,可得高纯度的色相环,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浅程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都是依靠明度来表现的。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仅通过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来。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明度的表现(见课件中图) 黑、白、灰无彩色。 同一色相加白产生由深到浅的不同明度的差别。如:蓝、浅蓝、白。 同一色相加黑产生由浅到深的明度变化。如:绿、深绿、黑。 不同色相由于反射光线的强弱产生明度的差别。如:黄、橙、红、紫、蓝、绿等依次从高到低变化。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就是色彩的含灰程度或饱和程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确,其纯度也越高。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零。不同彩色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见课件中纯度的表现图) 3.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面积对比等。(见课件中图) 4.色彩写生中影响色彩关系的几个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白色花瓶、红色玫瑰等) 环境色——不同环境影响下呈现的色彩。(如白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四、教师展示写生步骤或演示写生步骤 (见课件图)分五步进行: 1.用铅笔画出大形体,注意构图和空间关系。 2.用较薄的单色画出大的明暗关系。 3.从画面暗部入手,把握整个色调,这一步使画面色彩冷暖、明暗及前后关系更加明确。 4.进一步用较饱和的颜色把上述关系表现得更准确些,注意边缘线的虚实变化。 5.最后刻画亮灰面,点上物体高光,勾出梨的果蒂,调整色彩整体关系。 五、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作品并根据老师摆设的静物,进行写生练习。写生要求如下: 1.构图完整 2.造型准确 3.色调和谐统一 六、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七、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再现现实生活中生动、自然的形象,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八、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尝试用写实的手法进行美术创作,作品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审美情趣。(主题自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