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B.区时的差异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2.判断图中P点所在的是() A.晨线 B.昏线 C.0时经线 D.既不是晨线,也不是昏线 答案:1.A2.A 解析:第1题,材料中“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该实验显然演示的是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第2题,从图中看,背对电灯一侧为黑夜,P点所在的线是由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故该线为晨线。 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晨线始终是迎着太阳光线移动,昏线则始终是背着太阳光线移动。 4.一位山东潍坊的游客于3月21日清晨到天安门广场参观升旗仪式,天气晴好,当日升旗时间为地方时6时,请问升旗手准备升旗的那一瞬间,游客手表显示的时间是() A.6:00 B.6:16 C.5:44 D.6:06 答案:B 解析: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116°E的地方时,当116°E地方时600升旗时,北京时间应为616。 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8月18日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据此回答5~6题。 5.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A.8月18日2时19分 B.8月19日14时19分 C.8月18日23时19分 D.8月19日3时19分 6.这架飞机起飞时纽约时间为8月18日14时19分,到达北京时为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则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A.15小时21分 B.14小时21分 C.13小时21分 D.12小时21分 答案:5.D6.D 解析:第5题,北京时间使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纽约使用的是西五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飞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为8月18日14时19分+13小时=8月19日3时19分。第6题,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月19日3时19分,降落时北京时间为8月19日15时40分,故飞机的飞行时间为12小时21分。 7.一般来说,在北京人们8点上班,在乌鲁木齐人们10点上班,这是因为() A.北京对工作时间的要求比乌鲁木齐长 B.北京比乌鲁木齐天亮晚 C.北京地方时比乌鲁木齐的地方时早2个小时 D.北京在乌鲁木齐的西边 答案:C 解析: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位置偏西,地方时比北京晚,故乌鲁木齐上班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10点,其地方时大约8点左右。 读“某地区图”,回答第8题。 8.图中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 A.172.5°E B.170°E C.165°E D.172.5°W 答案:A 解析:每个时区跨15°,东十一区范围是157.5°E~172.5°E,东十二区的范围是172.5°E~180°。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某校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图所示的日期钟。其中,短针代表国际日界线,长针代表零时变更线。根据要求回答9~10题。 9.日期界线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引起 B.地球自转引起 C.太阳直射点移动 D.引起四季变化 10.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长约达() A.12小时 B.20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 答案:9.B10.B 解析:第9题,地球自转引起地方时的变化,造成零时所在经线变化。第10题,M与180°经线相差60°,为4个小时,若M、N恰好处于同一日期,最长可达20小时。 11.下图中甲为河流流向,乙是沿该河AB作的河床剖面图。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在北半球 B.该河在南半球 C.该河段河流由北向南流 D.该河段河流由西向东流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河B岸沉积,A岸冲刷,根据流向判断出该河向A岸偏(即向右偏),应当在北半球。再根据所给指向标判断,该河流向为由西北流向东南。 12.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A、B B.B、D C.D、E D.A、E 答案:B 解析: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13.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与该河流位置和流向相吻合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同一条河流,上游与下游冲刷的河岸相反,则地转偏向力发生了变化,说明这条河流跨越了赤道,进入另一半球。 二、综合题 14.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图中 表示__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__季。 (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________时,B________时,C________时,D________时。 (4)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________风。 答案:(1)北66°34′N (2)晨昏夏 (3)2023824(0) (4)西南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观察时,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逆时针的运动方向,在南极上空观察时,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顺时针的运动方向。6月22日为北半球的夏季。观察图形即可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 区分了昼半球与夜半球,因此 是晨昏线。由图可知,此时为6月22日,晨昏线应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E点正好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上,因此,E点的纬度应为66°34′N。根据图中太阳光线直射B所在的经线,因此,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D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为24(0)时;A点所在经线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时;B点所在经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从D点吹向E点的风是南风,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向右偏转,因此,偏向后应为西南风。 15.下图中太阳直射甲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共跨的经度是________度。 (2)乙地的时刻为________时。 (3)甲地向东运动的物体会向________(南、北)偏转,所以,我国长江下游________(南、北)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 答案:(1)180°向东至60°W120 (2)4 (3)南北 16.比较下面四幅图(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图1、图2和图3的晨线并判断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的经度差。 (2)假设图1中A、C处各有一河流发育,在其水文和水系特征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处发育的河流________(左岸、右岸)受侵蚀更严重一些。 (3)结合图2信息,分别计算北京的地方时、世界时并说明新一天的范围。 答案:(1)AC、AO、AB。180°。 (2)C左岸 (3)14时44分。7时。从105°W向东到180°。 解析:第(1)题,结合晨昏线的概念进行判断。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知,图1位于南半球,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左岸受侵蚀严重;纬度越高,受到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越大,在河流特征相同的情况下,C处发育的河流受侵蚀更严重。第(3)题,由图2信息知,75°E为12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中时区的区时,结合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可得出结果;新的一天范围为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