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其选出并填涂在机读卡上,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23年6月14日11时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 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使命轨道的卫星。据此完成第1题。 1.比“鹊桥”中继星所在的天体系统高一个级别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1完成2~3题。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提升 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2023年11月4日,太阳发生了三次巨大的耀斑爆发。第一次爆发发生在北京时间凌晨时分;第二次爆发在上午10时左右,东亚地区受到了严重影响;第三次爆发在21时左右。据此完成4~5题。 4.第一次耀斑爆发时,以下地区能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 ) A.北冰洋 B.南极 C.赤道 D.北回归线 5.这三次耀斑爆发在世界部分地区引起了() A.气温升高 B.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C.臭氧层空洞扩大 D.海平面上升 北京时间6月14日晚上10点30分,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隆重开幕。比赛于2023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境内举行。据此完成6~7题。 6.在纽约(西五区)的民众要收看开幕式的直播,最迟打开电视机的时间是() A.13日21时30分 B.14日23时30分 C.14日9时30分 D.15日11时30分 7.俄罗斯世界杯比赛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重庆白昼时间先渐短后渐长 C.重庆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读表1,完成8~9题。 8.三亚昼最长时的节气是()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秋分 9.漠河昼长() A .始终长于三亚 B.变化幅度小于三亚 C.始终短于三亚 D.变化幅度大于三亚 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常见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以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我国南方有“稻草烧塔”祈求来年丰收的习俗。图3为“稻草燃烧产生的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2.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图4为“北京市2023年4月16日~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时段,北京市() A.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B.19日较20日,夜间大气 逆辐射强 C.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D.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 中的浮尘 14.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5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读图完成15~16题。 15.M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6.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A.终年高温多雨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C.夏季高温多雨D.终年炎热干燥 图6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18.亚洲低压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图7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 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9题。 19.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来源:学.科.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图8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2023年和2023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近几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 21.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 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9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2023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图10为“我国x疆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4题。 24.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形式为() A.雨水补给B.湖泊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图11为 “某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回答25~26题。[来源:Zxxk.Com] 25.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高山冰雪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26.该河流域最可能() A.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B.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 C.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 D.位于北半球季风气候区 图12为“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据此完成27~28题。 27.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A.减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28.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崩塌 C.干旱 D.台风 图13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属于冲积扇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0.有关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B.从南往北地势呈降低趋势 C.出山口往东,沉积物的颗粒渐小 D.村庄所在的地区为背斜谷 图14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31~32题。 3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地堑谷 B.断层谷 C.背斜谷 D.向斜谷 3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侧,光照较强 B.②侧,热量较多 C.①侧,蒸发较弱 D.②侧,降水较多 图15为垂直 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完成33~34题。 33.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原(草甸)带 34.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16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35~36题。 35.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D. 沿Y方向降水增加 36.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图17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完成37~38题。 37.该山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 C.天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38.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 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图18为 “非洲局部简图”,读图完成39~40题 。 39.图中六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A.③④ B.①⑥ C.①④ D.②⑤ 40.图中①③两地的自然带()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9为欧洲局部示意图。2023年夏初, 北半球的暴雨在袭击我国长江中下游多个省 份、并造成武汉等城市内涝的同时,也出其不 意地袭击了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6月3 日的卢浮宫已然成为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宫 殿”,巴黎人正在投入一场“72小时抢救艺 术品”的战斗。 材料二 西班牙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是旅游接待的大国,素有“旅游王国”之称。西班牙旅游业的王牌项目是“3S”,即Sun(太阳)、Shore(海滩)、Sea(海洋)。 (1)法国地处 (风带),西部沿岸受 流(洋流性质)影响,大部分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2)我国夏初东部降水的类型为 ,一般情况下,6月份雨带的位置位于 。(2分) (3)英法居民喜欢 (冬或夏)季来西班牙旅游,因为此时该国南部受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可享受西班牙王牌项目。(2分) (4))简析图示A海峡处风浪的季节变化特点。(2分) (5)武汉、巴黎都没能经受住大雨的考验,很多城市开启了“看海模式”,列举二个城市易内涝的人为原因。(2分) 42.图20为 32°N 附近大陆西岸某河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丙、丁表示水循环的部分环节。 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甲地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是 作用,乙地出现瀑布的主要外力是 作用,造成两地外力作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3 分) (2)箭头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的 、 环节。一年中,冬季丁环节对陆地的影响更大,试分析其原因。(3 分) (3)图中河口附近海域受 洋流影响明显。从性质看,该海域的洋流属于 (暖/寒)流;从分布规律看,该海域的洋流属于 环流。简述该洋流对河口污染物的影响。(4 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太行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在其东麓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古都(如北京、燕下都、灵寿故城、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誉称为“古都长廊”。图21为部分古都的分布图,图22为汾河流域某村落的布局示意图。 [来源:Z*xx*k.Com] (1)图21中的古都大多布局在 (地貌类型)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扩展。图2的古村落建在河流曲流的 (凸或凹)岸处。在此选址,既便于利用水资源,又能避开 的威胁。(3分) (2)图21区域中的地带性植被为 ,气候的形成原因为 。(2分) (3)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为 作用而成,故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层的厚度逐渐 、颗粒粗细程度 。(3分) (4)华北平原的雨季在 月,此时节,区域内受 (天气系统)活动的影响,多暴雨。(2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气候变暖引起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线正成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新纽带”和“高速路”,可使我国大连到荷兰鹿特丹的海上航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图23为欧亚大陆略图。 (1)北极航线的最佳通航季节是 季,航线上甲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 。(2分) (2)图中所示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 板块的 边界上(边界类型)。(2分) (3)据图推测乙国此时盛行的是 风,该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受其影响,乙国主要的气候特点是 。(3分) (4)请你提出至少三则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3分)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一地理答案 题号[来源:学科网]20232023910 答案BDBABCABD[来源:Zxxk.Com]B 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 答案CCDBACBAAC 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 答案BBCDCCABDC 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 答案BCCADACBBA 41.(10分) (1)西风带(1分) 暖(1分) (2)锋面雨(1分) 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1分) (3)夏(1分) 副热带高压(1分) (4)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浪大。(2分) (5)城市化发展,地面硬化,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汇聚 快;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城市热岛效应,暴雨更加集中。(2分,答到两点即可) 42.(10 分) (1)流水沉积(1 分)流水侵蚀(1 分) 地势(流速)(1 分) (2)蒸发(1分) 水汽输送(1 分) 冬季,该地受西风带控制,能将海洋中的水汽带到大陆(1 分)。 (3)寒(1 分) 副热带(1 分) 扩大污染范围(1 分),加快净化速度(1 分)。 43.(10分) (1)冲积扇(1分) 凸(1分) 洪水(洪涝)(1分) (2)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风力沉积(1分) 减小(1分) 越来越细(1分) (4)7~8(1分) 冷锋(1分) 44.(10分) (1)夏(1分) 寒暖流交汇,带来丰富的饵料(1分) (2)印度洋(1分) 消亡(1分) (3)西南(1分)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1分) 高 温多雨(1分) (4)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和采 用固碳技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国际合作等。(3分,答到三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