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八年级下册地理切忌急躁,要有耐心得去背诵才能在考试中力争高分。下面由优学地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理复习提纲一: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平原。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低温冻害。 2、东北平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4、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措施)。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4、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 、宁夏、青海等省区。 3、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 窑洞 (2) 信天游陕北民歌 (3) 黄帝陵 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2、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3、北京的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2、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 3、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5、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地理复习提纲二: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节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的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特点: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5、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形成。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南方地区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于2023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区旗是紫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