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学生需要多做题,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山东高三的地理试卷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东滨州高三期中地理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3.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 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我国上海某旅行团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15时30分乘飞机前往美国纽约(西五区)进行为期10天的旅行,飞机飞行16个小时后抵达纽约机场。下图为上海去往纽约的两个不同航线。据此完成4-6题。 4.飞机抵达纽约机场时,当地时间是 A.12月20日18时30分 B.12月21日18时30分 C.12月20日7时30分 D.12月20日20时30分 5.与②航线相比,①航线 A.先逆风后顺风 B.一直逆风飞行 C.飞行距离更短 D.气流更平稳 6.该旅行团旅行期间,纽约 A.昼长逐渐变短 B.返回日正午物体影长比到达日长 C.正午物体影长逐渐变短 D.返回日的昼长比到达日长 读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7-9题。 7.与C处相比,D处 A.风力更大 B.气压更高 C.气温更高 D.湿度更大 8.下列四个地区最可能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9.受锋面E影响,甲地将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①气温升高 ②气压升高 ③风力加大 ④阴雨天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即雨水下渗至土壤中并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完成10-12题。 10.关于蓝水和绿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蓝水和绿水的根本来源不同 B.蓝水数量一定大于绿水数量 C.干旱区绿水比重大 D.绿水比重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11.绿水 A.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D.更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12.地表植被减少会造成 A.绿水比例增大 B.蓝水比例增大 C.蓝水和绿水比例无明显变化 D.降水增多 读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区域能形成季节性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示季节,正值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收获 B.好望角风浪最大 C.南极冰川面积一年中最小 D.亚洲高压强盛 我国一地质勘探小组在某地自南向北对水平距离上各相差500米的①、②、③三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由于当地潮湿,钻头取出时沾满紫色的土粒。该小组最后得到了表中的相关数据。(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完成15-17题。 地点 ① ② ③ 海拔(米) 260 600 28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6 356 12 15.该地所属的构造地貌是 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16.该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省 B.甘肃省 C.吉林省 D.山西省 17.该地所属区域 A.土壤贫瘠,适于种植茶树 B.降水丰富,夏秋易受台风侵袭 C.地壳活跃,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林树下线海拔高度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土壤 19.该地林树下线 A.西北坡一直高于西南坡 B.东南坡一直高于东北坡 C.聚落区始终高于非聚落区 D.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20.2023年,该地林树下线的变化可能是因为 A.气候变暖 B.过度樵采 C.人工育林 D.修建梯田 农村地区大致在2023年早于城市地区7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23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率已达到10.06%,比城市地区高出2.26个百分点,其中四川、重庆两省市2023年的老龄化水平分别居全国前两位。银发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完成21-23题。 21.造成我国农村早于城市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导因素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城市化 22.四川、重庆两省市老龄化水平居全国前两位,与沿海省份相比,两省市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出生率低 C.迁出人口多 D.平均寿命长 23.银发产业的发展会 A.减缓我国的老龄化速度 B.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C.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D.加快我国的技术创新 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特色小镇给浙江供给侧改革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如:海宁皮革时尚小镇、西湖云计算云栖小镇,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左图为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右图为广东佛山市部分专业镇联系网络示意图。据此完成24-26题。 24.与佛山某专业镇相比,浙江特色小镇的优势是 A.产业专业性强 B.产业链紧密 C.政府支持力度大 D.更加注重创新 25.影响浙江特色小镇发展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先进的技术 B.优美的环境 C.市场的需求 D.劳动力的素质 26.浙江大力推行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 A.产业基础传承 B.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D.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读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图。完成27-28题。 27.与我国江西相比,西班牙柑橘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不足 B.光照不足 C.夏季降水少 D.土壤贫瘠 28.西班牙柑橘产区早、中、晚熟品种的布局差异主要由于南北方 A.地形的起伏 B.热量的差异 C.距市场的远近 D.水源的多少 下表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右图为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总成本和总收入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一总成本)。回答29-30题。 29.与该区域最主要企业类型一致的是 A.玩具制造工业 B.水产品加工业 C.冶金工业 D.钢铁工业 30.关于右图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企业利润在不断增加 B.Q2Q3企业成本增速最慢 C.Q3Q4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D.Q4Q5企业利润在不断增加 读我国北方某省的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的产业链模式图,回答31-32题。 31. 图中能够体现变废为宝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 该地建设多晶硅生产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太阳能丰富 B. 交通便利 C. 劳动力丰富 D. 原料和能源丰富 3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一 秘鲁简图 材料二 秘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和秘鲁首都利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 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铜、金、铅锌等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安第斯山区。首都利马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为16℃,最热时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4℃,是名符其实的四季如春。 (1)简述秘鲁8S~12S之间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说出图中山脉西侧河流的流量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秘鲁首都利马夏季凉爽的原因。(3分) (4)秘鲁城市数量东西差异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3分) 3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花生又称落花生因是在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得名。花生生长适宜温度25~30℃,低于15.5℃基本停止生长,高于35℃对花生生育有抑制作用;昼夜温差超过10℃不利于荚果发育。5℃以下低温连续5天,根系便受伤,-1.5~-2℃地上部便受冻害。花生发芽出苗时要求土壤湿润,开花期需要土壤水分充足,结实期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材料二 中国花生产量省区分布情况图及地膜覆盖示意图 材料三 青岛莱西市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出产的花生质量上乘。胖花生,古法技,留醇香,青岛胡姬花花生油因其具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而备受消费者推崇,并荣获青岛非遗。下图为莱西市位置示意图。 (1)描述我国花生种植业的分布特点。(3分) (2)分析青岛莱西市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4分) (3)北方很多地区在春花生种植时,采用了地膜覆盖的方式,说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的好处。(4分) (4)分析青岛市胡姬花牌花生油备受消费者推崇的原因。(4分) 3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98%,占国家总收入的83%。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经济增速减慢。农业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材料二 拉各斯由大陆部分和多个小岛组成,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工业、金融和物流中心,许多大型榨油厂、可可加工厂、纺织、化工用品、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锯木等企业在此集聚。 材料三 尼日利亚简图。 (1)说出尼日利亚成为世界重要石油出口国的原因。(4分) (2)分析拉各斯发展成为尼日利亚最大城市的原因。(4分)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一 分析尼日利亚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3分) 问题二 请为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走出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36.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琼州海峡东西长度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0公里(最窄处18公里),平均水深44米,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物流枢纽,海南与大陆联系的最近航道,被称为黄金水道。经多年考察论证,粤琼两省于2023年12月决定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弃桥(设计总长30KM,总投资约2023亿元)选隧(设计总长28KM,总投资约500亿元),而修建这样的隧道对中国毫无技术难度。 材料二:琼州海峡区域图 (1)指出琼州海峡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3分) (2)分析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弃桥选隧的原因。(4分) (3)说明建设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分)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山东滨州高三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滨州高三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3.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 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答案】 1.B 2.C 3. D 【解析】 试题分析: 1.河流在山谷中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所以B正确。 2.该地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有山地遮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 3. 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最小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范围为(y-d,y],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所以D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我国上海某旅行团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15时30分乘飞机前往美国纽约(西五区)进行为期10天的旅行,飞机飞行16个小时后抵达纽约机场。下图为上海去往纽约的两个不同航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飞机抵达纽约机场时,当地时间是 A.12月20日18时30分 B.12月21日18时30分 C.12月20日7时30分 D.12月20日20时30分 5.与②航线相比,①航线 A.先逆风后顺风 B.一直逆风飞行 C.飞行距离更短 D.气流更平稳 6.该旅行团旅行期间,纽约 A.昼长逐渐变短 B.返回日正午物体影长比到达日长 C.正午物体影长逐渐变短 D.返回日的昼长比到达日长 【答案】 4.A 5. 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4.根据异区相加的计算原则,西十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以算出飞机到达时当地时间为(12月20日15时30分-18小时)+18小时=12月20日18时30分。 5.与②航线相比,①航线飞行距离更短,①航线气流不平稳,①航线先受到盛行西风带影响,后受到极地东风带影响,因此先顺风后逆风,所以C正确。 6. 该旅行团旅行期间,即12月20日到12月30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纽约 昼变短后变长,即返回日的昼长比到达日长,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7.与C处相比,D处 A.风力更大 B.气压更高 C.气温更高 D.湿度更大 8.下列四个地区最可能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9.受锋面E影响,甲地将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①气温升高 ②气压升高 ③风力加大 ④阴雨天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 7.A 8.A 9.B 【解析】 试题分析: 7.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中心,E处形成冷锋锋面,D处南侧形成暖锋锋面,与C处相比,D处风力更大,气压更低,气温更低,湿度更小,所以A正确。 8.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中心,E处形成冷锋锋面,D处南侧形成暖锋锋面,冷锋降水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发生锋前,下列四个地区最可能出现晴朗天气的是A地,所以A正确。 9.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中心,E处形成冷锋锋面,甲地将出现气压升高、风力加大、阴雨天气等过程,所以B正确。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即雨水下渗至土壤中并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完成下列各题。 10.关于蓝水和绿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蓝水和绿水的根本来源不同 B.蓝水数量一定大于绿水数量 C.干旱区绿水比重大 D.绿水比重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11.绿水 A.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D.更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12.地表植被减少会造成 A.绿水比例增大 B.蓝水比例增大 C.蓝水和绿水比例无明显变化 D.降水增多 【答案】 10.C 11.C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读图判断,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都是大气降水,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不相同,蓝水主要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蒸发、蒸腾的水,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 11.读图,绿水指蒸发、蒸腾的水,在大气中是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图中的绿水对陆地内部循环影响明显,对海陆间水循环产生影响小,水汽影响到降水量,对植被的地域分异有直接影响,植被覆盖率增加,地表径流减少,蒸发、蒸腾水汽多,会导致绿水的增加。 12.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都是大气降水,地表植被减少会造成蓝水比例增大,所以B正确。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读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区域能形成季节性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示季节,正值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收获 B.好望角风浪最大 C.南极冰川面积一年中最小 D.亚洲高压强盛 【答案】 13.A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1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①处为寒流,能形成季节性渔场,所以A正确。 14.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①处为寒流,此季节为夏季,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正值种植,好望角风浪最大,南极冰川面积一年中最大,亚洲高压势力弱,所以B正确。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国一地质勘探小组在某地自南向北对水平距离上各相差500米的①、②、③三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由于当地潮湿,钻头取出时沾满紫色的土粒。该小组最后得到了表中的相关数据。(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① ② ③ 海拔(米) 260 600 28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6 356 12 15.该地所属的构造地貌是 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16.该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省 B.甘肃省 C.吉林省 D.山西省 17.该地所属区域 A.土壤贫瘠,适于种植茶树 B.降水丰富,夏秋易受台风侵袭 C.地壳活跃,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 【答案】 15.D 16.A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15.从表中数据可知,②处海拔比两侧的①、③两处高,地形应该是山地;从沉岩层的埋藏深度分析,该段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所以D正确。 16.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沾满紫色的土粒可以判断是我国四川盆地,所以A正确。 17.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沾满紫色的土粒可以判断是我国四川盆地,土壤肥沃,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所以D正确。 考点:山地的形成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林树下线海拔高度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土壤 19.该地林树下线 A.西北坡一直高于西南坡 B.东南坡一直高于东北坡 C.聚落区始终高于非聚落区 D.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20.2023年,该地林树下线的变化可能是因为 A.气候变暖 B.过度樵采 C.人工育林 D.修建梯田 【答案】 18.B 19.B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8.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林树下线海拔高度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B正确。 18.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东南坡一直高于东北坡,随坡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所以B正确。 20.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2023年,该地林树下线的变化可能是因为人工育林,所以C正确。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农村地区大致在2023年早于城市地区7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23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率已达到10.06%,比城市地区高出2.26个百分点,其中四川、重庆两省市2023年的老龄化水平分别居全国前两位。银发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完成下列各题。 21.造成我国农村早于城市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导因素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城市化 22.四川、重庆两省市老龄化水平居全国前两位,与沿海省份相比,两省市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出生率低 C.迁出人口多 D.平均寿命长 23.银发产业的发展会 A.减缓我国的老龄化速度 B.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C.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D.加快我国的技术创新 【答案】 21.D 22.C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21.2023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率已达到10.06%,比城市地区高出2.26个百分点,造成我国农村早于城市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化,所以D正确。 22.四川、重庆两省市2023年的老龄化水平分别居全国前两位,与沿海省份相比,两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出生率较高,迁出人口多,所以C正确。 23.银发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银发产业的发展会加快我国的老龄化速度 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所以B正确。 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特色小镇给浙江供给侧改革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如:海宁皮革时尚小镇、西湖云计算云栖小镇,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左图为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右图为广东佛山市部分专业镇联系网络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与佛山某专业镇相比,浙江特色小镇的优势是 A.产业专业性强 B.产业链紧密 C.政府支持力度大 D.更加注重创新 25.影响浙江特色小镇发展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先进的技术 B.优美的环境 C.市场的需求 D.劳动力的素质 26.浙江大力推行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 A.产业基础传承 B.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D.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答案】 24.D 25.C 26.D 【解析】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读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与我国江西相比,西班牙柑橘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不足 B.光照不足 C.夏季降水少 D.土壤贫瘠 28.西班牙柑橘产区早、中、晚熟品种的布局差异主要由于南北方 A.地形的起伏 B.热量的差异 C.距市场的远近 D.水源的多少 【答案】 27.C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27.西班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 28.据图可知,橘园分布多位于山区,且属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橘树行间种植杂草,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热量的差异,西班牙柑橘产区早、中、晚熟品种差异布局。 考点: 下表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右图为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总成本和总收入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一总成本)。回答下列各题。 29.与该区域最主要企业类型一致的是 A.玩具制造工业 B.水产品加工业 C.冶金工业 D.钢铁工业 30.关于右图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企业利润在不断增加 B.Q2Q3企业成本增速最慢 C.Q3Q4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D.Q4Q5企业利润在不断增加 【答案】 29.A 30.C 【解析】 试题分析: 29.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所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资源、技术所占比重在表中没显示,说明不占主要地位,所以A正确。 30.读右图曲线判断,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Q2Q3企业成本增长幅度小,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Q4Q5企业收入增加稳定,企业成本增长最快,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可以看到当生产量在Q4 处,企业的利润最大,所以要维持的生产量是Q4。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读我国北方某省的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的产业链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31.图中能够体现变废为宝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 该地建设多晶硅生产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太阳能丰富 B. 交通便利 C. 劳动力丰富 D. 原料和能源丰富 【答案】 31.A 32.D 【解析】 试题分析: 31.结合模式图可知,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①能够体现变废为宝,所以A正确。 32.废弃物在经分类处理后,再输入自然环境,这样大大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该地建设多晶硅生产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原料和能源丰富,所以D正确。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3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一 秘鲁简图 材料二 秘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和秘鲁首都利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 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铜、金、铅锌等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安第斯山区。首都利马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为16℃,最热时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4℃,是名符其实的四季如春。 (1)简述秘鲁8S~12S之间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说出图中山脉西侧河流的流量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秘鲁首都利马夏季凉爽的原因。(3分) (4)秘鲁城市数量东西差异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3分) 【答案】(1)空间分布特点:年降水量东西部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由西向东逐渐增大。(2点2分) 原因: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西部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地带,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离岸风),不易产生降水;西部沿海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西部降水极少。(3点3分) (2)流量小,季节变化大(2点2分) 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经热带沙漠区,蒸发;下渗量大(3点3分) (3)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大;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雾天较多,太阳辐射弱(3点3分) (4)西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渔业、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凉爽,有水源,因此人口密集;东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口居住,且交通不便,因此人口稀少。(交通、资源、气候各1分) 【解析】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3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花生又称落花生因是在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得名。花生生长适宜温度25~30℃,低于15.5℃基本停止生长,高于35℃对花生生育有抑制作用;昼夜温差超过10℃不利于荚果发育。5℃以下低温连续5天,根系便受伤,-1.5~-2℃地上部便受冻害。花生发芽出苗时要求土壤湿润,开花期需要土壤水分充足,结实期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材料二 中国花生产量省区分布情况图及地膜覆盖示意图 材料三 青岛莱西市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出产的花生质量上乘。胖花生,古法技,留醇香,青岛胡姬花花生油因其具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而备受消费者推崇,并荣获青岛非遗。下图为莱西市位置示意图。 (1)描述我国花生种植业的分布特点。(3分) (2)分析青岛莱西市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4分) (3)北方很多地区在春花生种植时,采用了地膜覆盖的方式,说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的好处。(4分) (4)分析青岛市胡姬花牌花生油备受消费者推崇的原因。(4分) 【答案】(1)分布广泛;产量区域差异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北方地区);以山东、河南产量最大。(3点3分)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距海较近;春季降水较多,利于花生的出苗;夏季温度适中,利于花生的生长;昼夜温差小,利于荚果的发育;夏季降水较充足,雨热同期,利于花生的生长。(答出4点得4分) (3)保持土壤水分,抵御春旱(保墒);保持土壤温度,抵御低温(保温);减轻风沙危害;改善花生品质和提高产量(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4点4分) (4)精选原料;工艺独特;产品品质优良;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4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花生种植分布广泛,产量区域差异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以山东、河南产量最大。 青岛莱西市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可以从气温、降水、温差等方面回答。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的好处,可以从保持土壤水分、抵御春旱、保持土壤温度、抵御低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回答。 青岛市胡姬花牌花生油备受消费者推崇的原因,可以从产品质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方面回答。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3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98%,占国家总收入的83%。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经济增速减慢。农业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材料二 拉各斯由大陆部分和多个小岛组成,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工业、金融和物流中心,许多大型榨油厂、可可加工厂、纺织、化工用品、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锯木等企业在此集聚。 材料三 尼日利亚简图。 (1)说出尼日利亚成为世界重要石油出口国的原因。(4分) (2)分析拉各斯发展成为尼日利亚最大城市的原因。(4分)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一 分析尼日利亚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3分) 问题二 请为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走出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答案】(1)石油储量丰富生产量大;海运便利;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求量小。(4点4分) (2)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重要的港口;海陆空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4点4分) (3)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降;尼日利亚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答出3点3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答出3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尼日利亚成为世界重要石油出口国的原因,可以从储量、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回答。 拉各斯发展成为尼日利亚最大城市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等方面回答。 尼日利亚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科技、资金等方面回答,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走出困境,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回答。 考点: 能源资源的开发 36.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琼州海峡东西长度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0公里(最窄处18公里),平均水深44米,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物流枢纽,海南与大陆联系的最近航道,被称为黄金水道。经多年考察论证,粤琼两省于2023年12月决定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弃桥(设计总长30KM,总投资约2023亿元)选隧(设计总长28KM,总投资约500亿元),而修建这样的隧道对中国毫无技术难度。 材料二:琼州海峡区域图 (1)指出琼州海峡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3分) (2)分析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弃桥选隧的原因。(4分) (3)说明建设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分) 【答案】(1)水域深,航道宽,航运条件好;连接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优越;是联系海南与大陆的最近航道。(3点3分) (2)修建大桥里程长,投资大;建桥受波浪、水深、天气等影响大;修建大桥会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大桥建成后影响海运;隧道运输的连续性更强;修建隧道技术成熟。(答出4点4分) (3)缩短了到大陆的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了与大陆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答出3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琼州海峡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水域深、航道宽、航运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回答。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弃桥选隧的原因,可以从里程、投资、连续性、技术等方面回答。 建设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从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促进资源开发、加强与大陆的经济联系等方面回答。 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