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 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三、讲述新课: ㈠范围、位置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0页《南极洲》和61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教材60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63页,活动题。 四、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回家通过课外阅读,查找关于南北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教学后记: 南北极地区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地区,神秘、遥远、危险,冰天雪地,学生已经通过许多课外的阅读有了很多的了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讲出很多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