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中倒计时的钟声开始响起,一段全新的旅程也即将开启。那是一个新的环境,那更是一座新的高峰!等着你去攀登!你准备好了吗?现将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整理如下。 【重点讲解】 1.影响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是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强调】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对于地表形态的概念,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宏观形态理解的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其二是微观形态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 2.塑造地表形态的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岩层变化地表形态影响两者关系 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运动结果也相互渗透、叠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有主次;全球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垂直于地表使岩层隆起或拗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强调】挤压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张裂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大量资料证明,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运动。而垂直运动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但是,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同步练习题】 1.以下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答案C 解析侵蚀作用属外力作用。 2.雅鲁藏布江中游江边高出江面120米的山头表面散布着许多淡水螺壳,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分析,它们生存于约3万年前,这说明该地区() A.气候显著变暖 B.地壳抬升剧烈C.河流下切强烈 D.岩层发生褶皱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雅鲁藏布江两边地壳抬升剧烈。 读“人民币版图案”图(部分),判断3~4题。 3.该版面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3.B4.B 解析该版面景观属桂林山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同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回答5~6题。 5.下面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 A.岩浆岩→岩浆 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 D.变质岩→岩浆岩 知识点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为大家巩固相关重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