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3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常见问题解答技巧

[复制链接]

优学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23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常见问题解答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优学地理网。

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2023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2023,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例如将1/2023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20230=1/2023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垂直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

(5)同一幅图上不同方向的比例尺相同。

2.地图上的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等高线原理

①同线等高;

②同一幅图上相邻的等高线高差相等;

③所有的等高线最终闭合。

(2)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③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④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2)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常见问题解答技巧》,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优学地理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