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23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优学地理网。 大气知识点汇总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必需;构成生物体成分;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通讯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人类的保护伞。 大气知识点汇总二、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 高度 | 温度 | 大气运动 |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高层大气 | 2023千米 | | |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 平流层 | 50-55千米 |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 平流运动 |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 对流层 |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对流运动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
大气知识点汇总三、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大气知识点汇总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 冷锋 | 暖锋 | 概念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 天气特征 | 过境前 |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 过境时 |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 连续性降水 | 过境后 |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 降水的分布 |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 大气举例 |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 |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 气旋 | 反气旋 | 气压 |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 水平运动 |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 垂直运动 | 上升 | 下沉 | 天气 | 多阴雨天气 | 多晴朗、干燥天气 | 举例 | 台风 |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 大气知识点汇总五、大气重要知识点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着;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知识点汇总》,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优学地理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