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自然条件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3、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掌握一些实际的地理技能。 4、树立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① 国家众多、五海两洋三洲交界处空间位置复杂,难以建立地图表象 ② 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西亚局势的新闻资料 【学习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PPT展示西亚有关冲突图片 学生观察分析图片所展示的地区在哪里,并能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学新知 学习任务一: 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1、引导学生读P47图7—21“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即时点拨 2、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总结西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3、PPT展示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自古西亚就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要冲,并对比“一带一路”示意图,即时点拨 4、引领学生总结“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控制着“五海三洲”之地的“十字路口”) 5、PPT展示“波斯湾石油运往美国、西欧路线图”,即时点拨。 (控制着世界石油输出的咽喉) 1、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47—53,说出西亚地区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冲突、战争不断的原因: 2、学生阅读教材P47图及P48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在图7-21上找出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等国。 (2)找出西亚所联结大洲和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并填图熟悉“五海三洲”的位置。 (3)学生展示 (4)总结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特点 (5)填出下列海峡所沟通的海洋 海峡 沟通的海洋 土耳其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 3、小组讨论: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入手,西亚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读图7-22说出西亚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作用。 (2)总结“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控制着“五海三洲”之地的“十字路口”) (3)、读“波斯湾石油运往美国、西欧路线图”,归纳总结:西亚地区控制着世界石油输出的咽喉 4、小组交流,并提出疑难 5、小组展示 培养学生读图和提取地图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三、课堂研讨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师充分参与学生讨论,即时点拨 小组讨论: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入手,西亚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加以引导和总结,落实知识要点,并将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四、教师点拨 西亚位置极其特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冲及中转站。 探究结论 西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重要,成为西亚战争的原因之一 过度 西亚地理位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回归线穿越中部,这会给西亚带来怎样的环境特征呢? 自学新知 学习任务二、 掌握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1、引导学生读地图册P7“亚洲气候类型”图和“亚洲年降水量”图,即时点拨 2、PPT展示西亚自然景观图片 3、引领学生总结“西亚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阅读P49图文资料及地图册P7亚洲气候类型图和亚洲年降水量图,解决以下问题:完成P49活动题1、2 1、阅读亚洲气候图,找出西亚大部分属于什么气候?对比亚洲年降水量图,说出西亚地区年降水情况。 2、读图7-24,找出西亚主要河流,为什么阿拉伯半岛上河流稀少? 3、学生归纳总结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培养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并结合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能准确表述西亚地区的气候、河流的特征,归纳西亚自然环境的整体特点。 教师点拨 西亚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燥、炎热,沙漠广布,高原为主。艰苦的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水资源缺乏,西亚各国之间常常因为争夺水资源而引发战争,因此水资源短缺也是导致西亚战争频繁的主要原因。 探究结论 水源短缺也是西亚战争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学新知 学习任务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9-50,归纳总结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的农牧业生产 学生阅读教材P49-50,完成下列问题: 1、在干旱的自然条件下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 2、西亚传统的经济部门是什么?本区著名的畜产品有哪些? 3、西亚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4、西亚哪个国家在干旱环境中,农业生产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有什么绝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能依据西亚自然环境的特点,推测农业区的分布,深刻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0“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归纳总结“以色列农业节水技术”有哪些?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干旱缺水,发展农业生产时,可以向以色列借鉴些什么?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地理的生活性。 教师点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可以考虑利用高科技实行智能灌溉,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还可以考虑研制耐旱的农业新品种。 探究结论 科技兴农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 一、五海三洲之地 1、东西方陆上交通要冲(古代“丝绸之路”、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 2、海上交通咽喉 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畜牧业 2、灌溉农业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六反馈提高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做题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点评 《学习导引》P24 二、选择题1、2、3、5、6、8、9、12 三、连线题 检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