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大堡礁濒危!93%珊瑚礁白化

[复制链接]

撰文:Michael Greshko

澳大利亚国家珊瑚白化特别团队(National Coral Bleaching Taskforce)发布了大堡礁白化珊瑚的第一张全面地图。地图显示,大堡礁中一大部分的珊瑚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轻微到严重。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附近,是一串长约2023公里的珊瑚礁。科学家们通过广泛的潜水调查和飞行调查,绘制了大堡礁在最近几个月里遭受破坏的图景。

珊瑚白化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变暖导致水温异常偏高引起的。水温导致珊瑚的共生藻类(关键食物来源)无法生存甚至变得有毒,迫使珊瑚虫将其驱逐。驱除这些藻类之后,珊瑚的骨骼就变成了白色,而且珊瑚也会逐渐饿死。

大堡礁由2023个小型珊瑚礁组成。研究人员调查了911个珊瑚礁,其中有93%,即843个珊瑚礁都经历了某种形式的白化。不仅如此,316座珊瑚礁上有60%至100%的珊瑚都出现了白化,其中许多珊瑚礁还位于大堡礁北部偏远、原始的区域。

事到如今,珊瑚礁白化造成的后果已然十分惊人。大堡礁中生活着2023多种鱼类、世界7种海龟中的6种,以及30种鲸和海豚。此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它还是一个旅游重地,提供20230个工作岗位,每年能为澳大利亚贡献50多亿美元经济收入。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珊瑚礁守望项目的Mark Eakin称:“这个状况真的让人极度失望。如此大的区域内遭白化病影响得如此严重,尤其还是在最北端受当地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真的是让人十分困扰。”

研究人员尚未最终计算出死亡的珊瑚总数,但是,早前的估测表明,在大堡礁北部,约半数白化的珊瑚都濒临死亡。澳大利亚ARC珊瑚礁卓越研究中心的Andrew Baird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在某些地区,珊瑚最终的死亡比例可能会超出90%。

他说:“当白化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时,几乎所有的珊瑚物种都会受到影响,包括年龄较大、生长缓慢且一旦丧失将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才能恢复的那些物种。”

最令人焦虑的是,大堡礁目前的遭遇只是更大范围地区传染病的一小部分:从2023年年中至今,太平洋里的珊瑚就一直在不断白化,原因则是从美属萨摩亚到基里巴斯和法属玻里尼西亚之间的温暖海水攻击了珊瑚礁。

Eakin称,问题在于,气候变化导致海洋基准温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升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并造成珊瑚白化。除此之外,升高的温度使厄尔尼诺升温事件(某些升温事件太弱,无法正式定义为厄尔尼诺现象)更加危险。

“到21世纪中叶,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珊瑚礁上都能见到轻微的白化。如果说珊瑚在最好的条件下需要几十年来恢复,但是,白化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珊瑚也不一定有时间恢复。”

Eakin警告称,如果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有增无减,温度将会进一步升高,全世界的珊瑚礁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白化。

不过,Eakin指出,联合国雄心勃勃的巴黎协定如果能够立即大力实施,或许还能有救。该国际协定呼吁,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比工业时代平均温度高1.5℃范围内。这一临界值或许至少能让世界上某些珊瑚避免白化。

Eakin说:“我们真的需要将增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若按照我们目前这个发展轨迹,珊瑚礁撑不了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