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讲述故事《西游记》,请同学说说前往西天取经,“西天”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代的哪个国家?同学回答: 印度展示《印度》课题故事导入,带领学生走进天国,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站: 走进印度 读“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印度的地形”图以及 “亚洲地理分区”图,探索印度位置、邻国及地形与河流。 1. 说说印度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2. 找出南亚,看看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 3. 找出印度主要陆上邻国 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人口学生 第三站: 水旱灾害 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以及“南亚每月1月、7月盛行风向。探究印度水旱灾害。 1.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从气温与降水量两方面分析印度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说说南亚1月与7月的盛行风向有什么不同?哪种盛行风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为什么? 4.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5.这些灾害会给印度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自选题目,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针对题目,选择正确的图进行讲解) 展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以及“南亚每月1月、7月盛行风向。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析图能力。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