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地理必修二中,有关于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点是期末复习的要点。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高一地理必修二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欢迎翻阅。 高一地理必修二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知识点:工业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资源丰富; ③水源充足;地价便宜(发达地区迁往欠发达地区);④市场广阔; ⑤(水陆)交通便利; ⑥劳动力丰富或科技人才密集; ⑦政策支持; ⑧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 ⑨技术先进; ⑩环境因素 应用:(依据题中所给材料及图作答,分有利、不利条件) 1、京津唐工业基地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 2、珠江三角洲工业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临港澳、东南亚;②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地价便宜; ③市场广阔; ④水陆交通便利; ⑤劳动力资源丰富; ⑥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⑦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⑧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不利:资源、能源短缺。 3、工业区位变化: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影响减弱;市场、交通、通信、劳动力素质影响增强。 如钢铁厂:早期的鞍钢近原料、燃料地;而宝钢近市场、交通便利。 二、五大指向型企业(主导因素): 做题时遇到相关企业,首先要判断准确其主导因素。 原料指向型:制糖、水果加工、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饮料、啤酒、印刷厂、石油化工、家具、食品厂 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铝、铜)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资占成本比重大):纺织、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技术指向型:电子、精密仪表 注意:有的企业需要依据题目分别对待,如石油化工,若近油田布局的,则为近原料地; 家具厂,若近林区布局的,则为近原料地。 应用:1、纺织厂、食品厂等可适当布局在市区,因为: ①市区劳动力丰富;②近消费市场;③企业无污染; 2、高科技企业布局: ①气候宜人,环境优美;②科技人才密集; ③交通、通信便捷;④基础设施完善 3、发达国家在我国布局资金、技术指向型企业,如芯片厂、汽车等,是利用广阔的消费市场,而非技术或廉价劳动力。 三、污染企业的类型及其布局 水泥厂、酿造厂-----大气污染; 印染、造纸、皮革、电镀厂------水污染; 发电厂、钢铁厂----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化工、炼油厂----大气污染、水污染; 布局: 水污染---河流下游; 固体废弃物----远离居民区和耕地; 大气污染---- ①主导风(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的郊外; ②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应用: 1、风向从题目或图中找。如华北地区--西北、东南季风;南亚----东北、西南季风;西欧--西南风 2、图中有河流则相应的工业区位: 1、水源充足;2、交通便利;3、上游自来水厂,下游水污染企业。 3、居民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绿化带或河流等。 四、工业地域--------自发或规划(开发区)形成 1、企业间联系紧密---------产品联系:利于企业间相互协作和信息交流,降低运费,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规划的工业园区,企业间联系不大---------地理空间联系: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3、工业集聚产生的问题(分散的原因之一):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地价上涨; ③交通堵塞; ④水电供应紧张; ⑤原料、燃料供应困难; 4、工业分散的条件(原因之二): ①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②能源的多样化;③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发展。 五、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环境污染为主 1、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 ①地球目前处于温暖的间冰期; ②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③毁林; 2、酸雨: 成因: 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②降水多; ③地形闭塞 1、2共同措施: ①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 ②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④废气回收利用,达标排放;⑤植树造林; ⑥国际合作 3、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如辐射、噪声、固体废弃物等。 高一地理必修二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知识点:农业 一、农业生产特点: 1、地域性:南稻北麦;2、季节性:不违农时;3、周期性: 二、农业区位条件: ①气候;②地形;③土壤;④水源;⑤市场; ⑥交通;⑦劳动力;⑧技术;⑨政策;⑩历史经验 应用: 1、市场需求农业品种(变化)和种植规模 如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变为杂基鱼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多种小麦还是牧羊的选择 2、交通、冷藏保鲜市场扩展 如新疆的瓜果全国都可品尝;南方蔬菜进入北方 3、科技:冷藏、良种、化肥、机械提高产量和质量 如农业提高单产;杂交水稻 4、政策某行政区鼓励生产 如栖霞的苹果;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5、新疆瓜果:①少腐烂病气候干旱,少霉菌; ②个大光照强,光合作用强 ③甜昼夜温差大(日较差) 6、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热量; 绿洲农业水源 新疆长绒棉光照 7、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瓜生长的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①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②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 ③增加了土壤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 三、城郊农业的布局:(距城区由近至远:花、牛、麦) 1、花卉蔬菜------- ①单位面积产值大,近城区;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近河流,需水量;④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 2、乳牛-------①单位面积产值较大;②市场需求量大;③产品易变质,近公路交通便利 3、小麦-------①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产值低;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产品易运输 4、水果------①低山丘陵适合发展果业;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四、农业地域类型 1、热带迁移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破坏最严重 2、种植园农业热带经济作物:橡胶、咖啡、可可、油棕等 3、水稻种植业(课本P60图) 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 区位: 优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③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 ⑤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劣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涝频繁。(措施:修建水利工程) 特点:(非商品农业) ①水利工程量大旱涝灾害 ②小农经营(家庭)人多地少 ③单产高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集约农业) ④商品率低 ⑤机械化水平低,日本除外小型机械(地形) ⑥科技水平低应加大科技投入 4、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62图)------------小麦、玉米(吉林最多) 分布:美国中部平原--------家庭经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国营农场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高。 区位: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②中部平原,耕地面积大,地平土肥,水源充足; ③市场广阔; ④水陆交通便利; ⑤地广人稀,便于在规模机械化生产; ⑥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农药、化肥等;⑦先进的科技。 农业专业化优点: ①充分利用各地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便于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 我国东北平原农业产量大,商品率高;南方水稻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低? 东北平原: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连片,机械化水平高; ②人少地多,人均产量高,商品率高; 南方: ①光热水资源丰富,一年两到三熟,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单产高; ②人多地少,商品率低。 5、乳畜业-------主导因素:市场和饲料 五大湖周围与西欧乳畜业区位: ①五大湖纬度高热量不足,土壤贫瘠适合牧草生长;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②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6、混合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 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生态农业 优点:①土地轮作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②忙闲错开,利于安排农事,提高劳动力效率; ③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收入稳定。 注意: 1、小麦秋种春末夏初收,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季节与我们相反:3、4、5月为秋季,小麦种植;9、10、11月为春季,10、11、12春末夏初收割。 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降水少,水源不足。措施是东水西调。 五、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生态破坏为主 1、土地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内陆 2、水土流失-----------湿润、半湿润地区,尤其山地、丘陵区。如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3、土壤盐碱化--------灌溉农业区。如河西走廊(祁连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河水)、华北地区 4、土壤板结-----化肥; 5、物种减少; 6、水源枯竭; 7、土壤污染-----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