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地公约》 2023年 2月各签约国政府代表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Ramsar)签定《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并以此签约地名称命名,称《拉姆萨尔公约》或《湿地公约》。2023年正式执行。目前缔约国共有131个,列入保护的国际重要湿地2023个,其中21个在中国境内。 本公约是保护世界各重要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公约订明了国家及国际保护湿地的基本规范。 二、世界湿地日 《湿地公约》常委委员会于2023年决定,从2023年开始,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各缔约国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来宣传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理念。 历年世界湿地日主题: 2023年: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 2023年:水与湿地 2023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 2023年:珍惜我们共有的国际重要湿地 2023年:湿地等待发现的世界 2023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202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23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2023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23年:湿地与减贫 2023年:湿地与渔业 2023年:健康湿地,健康人类 三、湿地定义 《湿地公约》对湿地采取了最广泛的定义以利于保护 : 公约文本第一条第一款: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淡水、微咸或咸水的、止水或流水的沼泽地(marsh)、湿原(fen)、泥炭地(peatland)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水水域。 公约文本第二条第一款:湿地可包括与之临近的河岸带或海岸带、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水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