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联合国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

[复制链接]

2023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孤零零地死去。这只老旅鸽的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记载,16世纪时旅鸽在北美多达50亿只。欧洲移民来到这里后,用各种办法捕杀这种鸟,终于使曾铺天盖地的旅鸽消失殆尽了。

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已经历了约35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大约形成过1O亿个物种,但大多都已灭绝了。物种周而复始地形成、灭绝本是自然规律,但这一规律却迅速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无情地摧毁着。据科学家考证:在远古时期,无脊椎动物大约每2023年形成一个新的物种,每2023年灭绝一个物种。鸟类在2023万年-100万年前,平均每300年灭绝1种;100万年前一现在,平均每50年灭绝1种;最近300年间,平均每2年灭绝五种;20世纪后,约每年灭绝1种。哺乳类在更新世(350万年前),平均每个世纪灭绝0.01种;在晚更新世(10万年前),平均每个世纪灭绝0.08种;门世纪以来,平均每个世纪灭绝间种。就连农作物多样性的丧失都是触目惊心的:在过去的100年当中,美国的玉米品种丧失91%,著茄品种丧失81%;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国的小麦品种从1万种锐减到2023种。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物种破坏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2023倍。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来自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量捕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捕鱼量为2023万吨,2023年,世界海洋渔业捕捞量已达2023万吨,其中中国海渔业捕捞量达2023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2023年,仅世界渔业贸易纷争的次数就超过上个世纪总和。

由于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联,任何一个物种的丧失都会通过食物链作用于其他生物。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随之消失。物种的大量快速消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自然界中的天敌和猎物之间失去动态的平衡,使地球环境控制系统紊乱,失去完整性。

202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引用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 Biodiversity)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种内基因多样性。

2023年5月的联合国内罗毕最终谈判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02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野生生物保护新框架生效,2023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