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样进行监测分析,首先要采集水样。采样的原则是所取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地反映水体的质量。 从采集到分析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水样的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为了将这些变化降低到最低程度,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工具与材料:略 活动过程 一、水样的采集 1.采集表层水。用桶、瓶等容器直接采取。一般将容器沉至水下0.3~0.5米处采集。 2.采集深层水。 将带有重锤的具塞采样器(图3-1-1-1)沉入水中,达到所需深度后(从拉伸的绳子标度上看出),拉伸瓶口塞子上连接的细绳,打开瓶塞,待水样充满后提出来。 3.采集自来水或带抽水设备的地下水(井水)。 先排放2~3分钟,让积存的杂质流去,然后用瓶、桶等采集。 表3-1-1-1常用的水样保存方法 二、水样的保存 1.冷藏或冷冻。 其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慢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2.加入化学试剂。 加入酸或碱调节pH值,能使一些化学成分在水样中保持稳定;加入生物抑制剂,可抑制微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使一些待测成分转化为稳定的化学物质,而且不干扰以后的分析测定。 表3-1-1-1为一些常用的水样保存方法。 说明与延伸 1.采集瓶或装水容器必须事前洗净烘干,以免杂质进入水样中,影响水样质量。采样前,先用水样洗涤容器2~3次。 2.供卫生细菌学检验用的水样采集容器必须先进行灭菌处理。 3.有些测定项目对时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最好现场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