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研究发现元上都妇女用“一剪梅”迎新春

[复制链接]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专家近日对元上都历史文献资料研究时发现,700多年前,元上都居民风俗活动形式多样,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迎接新春的到来。

据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塔拉介绍,根据《滦京杂咏》等史料记载,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贴在家里的窗子上,而后每天用胭脂画上一个圈作为花瓣,到数九寒天结束之时,这朵梅花就有了81个花瓣,以此象征大地回春,草木返青,迎来新的一年。

元代诗人杨允孚在长诗《滦京杂咏》中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是目前所知道的画梅消寒的最早记载。

对于用梅花迎春的习俗,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也说:“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其方法就是画素白梅花一枝,枝上共有白梅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涂红,待到白梅红遍时,冬季便结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