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卷

[复制链接]

高一的同学们是否有信心迎接即将到来的地理期末考试呢?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202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单选题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 总星系

B. 银河系 总星系

C. 总星系 太阳系

D. 地月系

2.当太阳上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直接扰乱( )

A.人们的日常生活

B.电离层

C.无线电长波通讯

D.臭氧层

3.人类在太空建造工厂,发展太空工业主要考虑的太空条件是( )

A.宇宙空间极其辽阔,工业三废可以随意排放

B.宇宙环境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特点

C.宇宙空间的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充分利用月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4.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有(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长短变化

C.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严重

D.季节交替

5.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地方是( )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6.下列四种大气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7.关于气候成因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在现代气候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B.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

C.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是由大气环流形势决定的

D.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

8.下列关于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在减小,气候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在减弱

C.人类活动应优先考虑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因为气候资源普遍存在,开发利用简便易行,无需投入

D.当前几乎所有的生产部门,都需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些国家已把气候资源与经济决策相结合

9.下面有关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臭氧都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可导致全球变暖

B.二氧化碳增加使臭氧减少,进而增加了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

C.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都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D.全球变暖将对全球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弊大于利

10.城市上空雾比郊区多是因为( )

A.市区风速大

B.市区水汽多

C.市区二氧化碳多

D.市区尘埃多

11.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

B.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

C.高低纬度间水分差异

D.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

12.有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要素在各个数值范围内一般都具有资源价值

B.从气候要素考虑,机场应建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低的地方

C.为了保证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应为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D.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下风向

13.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气团和锋面

14.关于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B.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南北半球摘纬度

C.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在赤道附近

D.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回归线附近

15.下列叙述体现了由沿海至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珠穆朗玛峰南坡由山底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

B.横断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C.从天津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至哈尔滨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202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双选题

16.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洋流影响 D. 台风

17.下图表示的几种热力环流图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18.下面分别表示地球自转、风向、洋流、气旋的示意图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19.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过境前天气晴好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冷空气在锋面以下 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20.关于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B.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食盐、镁、溴等海底矿产资源

C.利用的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D.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

21.有关人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荷兰1/5国土是人工岛

B.美国长滩人工岛是为开采海底油气而建

C.海上城市的投资巨大,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

D.澳门的凼仔岛、路环岛是典型的人工岛

22.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

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

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23.自然带都具有的特征是()

A.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

B.占有一定的宽度,呈长带状分布

C.有代表性的植被和水分组合

D.有典型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

24.有关陆地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B.华北平原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说明自然资源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

C.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D.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25.水循环过程中的环节与其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发和凝结使海洋、陆地与大气间进行能量交换

B.水汽输送直接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大气降水是陆地上水汽的主要来源

D.地表径流输送使地表物质进行迁移

202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综合题

26.读日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 在A图中的适当位置,用线段表示出赤道和黄道平面。(2分)

(2) 两图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2分)当地球公转到A 位置时,

北半球的节气是 。(2分)

(3) 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垂直、平行),再过三个月时又如何?行)。

27.读下面A、B两图,回答:(8分)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

(2)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 作用。

(3)图A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主要原因是。

(4)图B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 ,主要原因是 。

(5)由此说明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的条件,其原因之一是

28.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29.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甲图表示的是 (冬、夏)季,判断理由是 。

(2)B处的气候特点是 。

(3)A处终年受 风控制,其气候特点是 。

30.读图(海域表示太平洋)回答:(8分)

(1)在图中线段处用箭头标注洋流的方向。(1分)

(2)图中a是 洋流,b是 洋流。

(3)能够成因来讲,c是受 吹拂形成的,d是在 吹拂下 形成的。(1分)

31.读图并分析回答:

(1)在图中各横线处加绘箭头,完成水循环,其中D、E分别表示 、 。

(2)图中所示海陆间循环,缺少了两个环节,其名称是 和 。

(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 ,就地貌来看甲处是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 (甲、乙)处。

(5)A、B、C三处渔业资源丰富的是 ,原因是 ;有锰结核分布的是

(6)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32.读图回答:

(3)目前,C、D两处都受 气团控制。

202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三、综合题,50分。

26。5分

(1)略(1分) (2)B(1分) (3)夏至日(1分)

(4)垂直 平行(2分)

27。8分

(1)反射(1分) (2)逆辐射(1分)

(3)较低(1分) 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很强,所以,白天多云比晴天温度低(1分)

(4)较高(1分) 夜晚,多云的大气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强,所以,夜晚多云比晴天温度高(1分) (5)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使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大,平均温度适宜生物生存(2分)

28。5分

(1) 高压 天气晴朗 (各1分) (2) C 冷锋 (各1分) (3) 暖(1分) 29。5分

(1)冬 西风影响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大陆东岸主要是偏北风)(2分) (4) 温带季风气候 (1分) (3)西 全年温和湿润(2分) 30。5分

(1) 略(1分)

(2) 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2分) (3) 西风 东北信风(2分)

30.5分

(1)热量 水分(2分)

(2)距海远近(海陆位置、海陆分布)(1分) 中(1分)

(3)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合理安排耕作制度或农产品种类等)(1分)

31.13分

(1)略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3分)

(2)背斜 向斜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破碎,受外力侵蚀逐渐降低形成谷地(4分) (3)乙(1分)

(4)A(1分) A处是沿海大陆架海域,此处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加上入海河流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较多,渔业资源丰富(2分) C(1分)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

32.4分

(1)地表水补给潜水(地下水) 潜水(地下水)补给地表水(2分) (2)甲 乙(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