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3、我国位置最东的省是黑龙江省,最南的省是海南省。 4、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这是因为我国跨经度广。 5、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 6、天山的北侧和南侧的地形区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7、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它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8、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9、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运河,它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10、我国的天然湖泊有2023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1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12、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2023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13、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14、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该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长江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 15、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是青海省和四川省。 16、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注入渤海。 17、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 18、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19、黄河有两个河段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因此在秋冬和冬春季节会发生凌汛现象。 20、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 ,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因此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2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3、我国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草地面积占的比重最大。 24、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是内蒙古河口和河南旧孟津。 2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6、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27、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28、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9、兴修水利工程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其中,跨流域调水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兴建水库能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30、南水北调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联接起来,扭转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3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它位于浙江省的东海海域。 32、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33、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4、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35、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3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7、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三条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可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